自紹武四年的庚寅科會試後,皇帝就徹底搬到了玉泉山莊,對於紫禁城毫無留戀。
實際上,姜曰廣在紹武元年時,經歷一年的修繕,如皇極殿這樣的臉面,也只是修補罷了。
對此,朱誼汐覺得,如今有錢了,臺灣和福建的原木那麼多,再者說還有南洋,木料是不缺的,海運便捷,那就使勁造唄!
他為大明付出那麼多,就不能享受享受了?
這般,紫禁城又陷入到了重建之中,分外的忙碌。
“陛下,臺灣府的甘蔗園今年收割了,新法制糖,收了三萬石,內帑進項不下百萬塊。”
司禮監掌印太監田仁,則眼睛都不眨,念著從內需科從臺灣送來的訊息,哪怕心中驚歎連連。
內需科掛在錦衣衛旗下,由國丈張祺掌控,負責皇帝在商業上的佈局,可謂是進展飛速。
從去年開始,臺灣的糖寮就大規模生產,蔗田迅速擴充到了十萬畝,不斷地向國內和海外售糖。
尤其是新法制成的白糖,備受歡迎,在京城每斤達到三百錢,非豪富之家無以享受。
而要知道,海關總署按月送遣關稅,一年至計,也堪堪兩百萬塊,賣點糖就超過了一半,這著實太過於嚇人。
“另外,今秋臺灣那制好了雪糖,也送入內帑五百石,供應內廷。”
“給各宮娘娘各送一石,皇后送兩石,內廷十二監,太監、少監賞賜五十斤,其餘有品階的也酌情賞賜幾斤,這點分寸,你應該有的。”
朱誼汐瞥了一眼躬身的田仁,輕笑道。
“奴婢自當省的。”田仁笑著應承。
“對了,閣老們送百斤,八部堂官,侍郎,以及……罷了罷了,按照品級分發吧,四品以上都要有份。”
皇帝笑了笑,五百石糖,看著多,給那些文武百官以及勳貴們發下,就差不多消耗沒了。
皇帝的禮物,在於心意,禮輕情意重。
相較於之前諸多皇帝,朱誼汐對於百官們來說,可謂是優待有加。
如俸祿上,有的用胡椒頂替,有的折鈔,有的直接挪用作軍餉,百官們苦啊!
如今不僅俸祿齊全,京官們隔三差五的還能得到賞賜,仁君之名,日後必然逃脫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