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支援壽州今安徽壽縣的五萬援軍,由四萬精銳禁軍,以及一萬建州軍組成。
建州軍乃是閩國當年最為精銳的地方部隊。
南唐消滅閩國後,理所當然地將這支部隊給吞併了。
五萬唐軍從濠州溯江而上,八月初就抵達了壽州東部。
當時周軍統帥李重進還未收到郭榮的撤退許可,便一直包圍著壽州城。
唐軍雖然士氣正旺,卻忌憚八萬師老兵疲的周軍,一直裹足不前,在壽州城東五十里外的淮河南岸梭巡,隨時準備用船隻撤退。
待到八月末,李重進終於等到了郭榮的撤軍許可,撤掉了壽州的包圍圈。
唐軍才終於敢靠近壽州城,並在壽州城北的紫金山上下了十三個營寨,與壽州城內劉仁贍的一萬多守軍互為表裡。
其中,紫金山北麓的四個營寨,由孫黨的朱元,領一萬五千名禁軍駐守。
其餘九個營寨,則分散在紫金山頂以及南麓,由宋黨骨幹邊鎬,領餘下三萬五千兵馬駐守。
孫黨與宋黨,乃是南唐朝中互相敵視的兩大政黨。
其中,宋黨乃是目前南唐的當權派,黨魁為司空宋齊丘。
宋黨偏激進,主張對外擴張與北伐,積極推動南唐與契丹聯手對抗周朝。
而孫黨則偏保守,主張偏安江南。
自主戰的唐主李璟登基後,孫黨已失勢多年,大部分孫黨成員都被逐出了權力中樞。
黨魁孫晟更是被唐主李璟派做使者出使周朝,惹惱了郭榮,目前被郭榮囚禁於開封軍巡院。
所以,同樣是援軍中的一份子,孫黨的朱元就得守著最為兇險的北麓,直接面對周朝的四萬禁軍。
宋黨的邊鎬,則守著相對安全的山頂以及南麓,並且還有壽州城守軍為奧援。
而且朱元還得罪了南唐樞密使陳覺。
陳覺乃是宋黨實際掌舵人,又身兼南唐的淮南都部署。
目前,陳覺領五萬大軍,駐守在壽州以東一百二十里的濠州,遙控指揮壽州局勢。
邊鎬乃是陳覺的心腹,受陳覺指使,將朱元安排在了北麓,為的就是借周軍之手除掉朱元。
若是周軍不攻,那陳覺與邊鎬還有別的陰狠手段對付朱元。
與暗流湧動的南唐五萬援軍相比,周朝留在淮南的軍隊則要團結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