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種糾結沒有持續太久,白頭鷹不是腳盆雞,不是特別熱衷於賭國運。
同時羅師傅為首的決策層明白,自己的國力遠高於腳盆雞。
更多計程車兵動員起來,更多的戰艦生產出來,更多的飛機部署下去,終究是能打回去的。
船塢裡有六艘埃塞克斯在建,最早在年底可以開始服役,訂單上還有七艘等著開工!
戰列艦方面,四艘南達科他正在訓練,船塢裡面還有四艘衣阿華在建,首艦馬上就要下水,明年初就能服役。
而腳盆雞他什麼都沒有,能再堆出三五艘航母和戰列艦就是極限了,而自己還可以繼續建!
拼實力自己早晚肯定能贏,而腳盆雞隻有冒險拼命,才有機會贏一段時間,所以自己不能再給腳盆雞機會了。
於是在加強版瓜島之戰的第二天,羅師傅給尼米茲和麥克阿瑟下達了命令,讓他們整體撤退,以待來年。
白頭鷹的海陸軍撤離之後,腳盆軍在極端的亢奮之中,迅速佔領了新喀里多尼亞等島嶼。
相關的訊息傳開,腳盆舉國歡騰,軸心方面全軍振奮,毛子戰場上的三德子又兇殘了幾分。
白頭鷹國內集體失聲,盟軍信心遭受重創,澳洲更是陷入了更大規模的恐慌之中。
羅師傅經過大半天的準備之後,再次在國會發表演說,同時透過廣播向全世界轉播。
首先是鼓舞士氣,表示白頭鷹會繼續死戰到底,正義和自由最終肯定能過取得勝利。
羅師傅甚至把論持久戰的內容摘了一部分出來,直接用英文向全世界廣播,試圖讓世界相信,咱們能打,咱們能贏。
然後是號召全國動員,號召更多的民眾參軍,號召更多有技術的人員參軍,軍隊需要更多的飛行員和損管人員。
號召更多的工廠和工人轉產,希望民眾能夠繼續減少民用消費,把物資和生產能力更多的轉向軍用。
讓更多的民用和農業機械廠,轉而去生產戰鬥機,讓鋼鐵廠去更多的供應造船廠。
第二部分的內容非常重要,因為單純的鼓舞是空洞的,而列出了可以操作的事情,就更加的有說服力。
同時此時的白頭鷹國內,還是有戰爭潛力可挖的,不像三德子那樣逼近自身極限,更不是腳盆那樣超出能力靠搶維持。
演講結束之後,羅師傅也沒有休息,馬上召集重要議員,參謀長聯席會議成員,海陸軍方代表,主要軍火商代表,共同討論後續軍事生產建設的提升和調整方案。
歷史上的白頭鷹,對腳盆雞是國力碾壓,似乎打的是比較輕鬆的,似乎還有更多能力沒有動員出來。
實際上,白頭鷹的確打的挺輕鬆,但是白鷹的國力,在戰爭末期的時候,也已經發揮到極限了。
蒙大拿級戰列艦的最終停工,固然是在43年以後確認了航母的重要性,但是之前的工期持續拖延,卻是物資供應不足導致的。
44年的時候,白頭鷹的軍費開支,已經佔到了本國gdp的39%。
其他****的國家,特指腳盆和三德子,可以完全不顧民生把軍品堆到90%以上,但是自由國家白頭鷹不行。
作為盟軍工廠和後方的白頭鷹,也必須生產足夠的民用品,不只是供應本國民用,還要供應和其他盟國使用。
白頭鷹在42年1月,就已經命令全國停產民用汽車,讓汽車廠轉產作戰用的飛機和軍用車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