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艦娘:從深藍到星海> 第五二六章 白頭鷹:你這是逼我用全力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二六章 白頭鷹:你這是逼我用全力啊! (3 / 3)

只有生產替換零件的民營工廠,被保留了60%的份額,用於生產民用的替換零件,維持民用車輛的維修和使用。

也就是說,現在已經沒有更多的組裝廠可以轉產了,只有部分零件廠還能轉產,代價是民用車輛壞了可能就修不了。

實際上,除非腳盆和三德子同時登陸白頭鷹本土,白頭鷹才有可能放棄其他國家和民品,把全部產能轉到軍品上來。

在這樣的情況下,歷史上的43年和44年的時候,白頭鷹的造艦能力實際上已經達到極限了,再多已經榨不出來了。

歷史上的42年5月到8月之間,列剋星敦、胡蜂、約克城、大黃蜂四艘航母相繼戰沉。

白頭鷹在42年決定,在當年加購10艘埃塞克斯,在43財年再加購3艘,44財年再加購6艘,這都是42年8月做的決定。

如果可以的話,他們當然希望同時全部訂購,而不是拖到44年再去增加,但財政和船廠生產力都到極限了。

43年的訂單,是等42年的訂單在44年完工之後,才能進入船廠開工,44年的訂單最後乾脆取消了。

另一邊,前四艘衣阿華訂單在39年中期之前確定,前兩艘40年動工,第三艘在41年動工,第四艘在42年動工。

第五艘和第六艘的訂單,是在41年7月透過的,但是第五艘到了44年才動工,第六艘到了45年才動工,戰後都沒有建成。

同樣在41年7月預訂的五艘蒙大拿,不但大幅度的推遲工期,最後還把唯一鋪設龍骨的一號艦變成了中途島……

也就是說,白頭鷹造船能力到極限的44年和45年,所處理的生產訂單,其實現在(42年)就基本都安排上了。

要馬上建造更多的埃塞克斯,不僅要把蒙大拿和衣阿華後兩艘訂單砍掉,還要讓生產中的也停工,或者乾脆就地改航母。

歷史上他們也有過這種計劃,但是發現前面的埃塞克斯基本夠用了,而高速戰列艦在艦隊中也還有用,就正常生產下去了。

現在,羅師傅和白頭鷹的核心層要做的決定,首先就是提前把產能和軍費拉到極限,也就是歷史上44年到45的水平。

然後,研究現有的規劃好的軍工生產中,是否要進行某些方面的調整。

新瓜島戰役的最後時刻,大和帶隊追殺用光飛機的航母,然後封堵群島航線的情況,讓剛剛略微降溫戰列艦再度變成熱點。

大和的近距離參戰,他那史無前例巨大的艦體和主炮,給當時的白頭鷹海軍造成了巨大的震撼,還有巨大的心理壓力。

同時新珊瑚海、新中途島、新瓜島三次航母大戰的過程和結果,讓大部分海軍人員都認為,航母作戰的時候如果雙方勢均力敵,拼到最後很可能會同時失去戰鬥力。

到了這時候就只能依賴戰列艦進行決戰了,如果己方沒有足夠多和強的戰列艦,對方就能在航母戰打平之後用戰列艦取勝,並在己方航母受傷的時候掌控制海權。

戰列艦的防禦完善,不會像航母那樣容易失去戰鬥力,能夠持續帶傷作戰,還能參與夜間巡航作戰,是真正的海上堡壘。

當然,航母的作用也已經得到了體現,航母的艦載機對所有艦種都有手長優勢,如果航母能打贏的話,戰列艦就不用出場了。

但問題是,任何人都不能保證,自己的航母一定能取勝,所以後備的戰列艦必須有,至少要做到勢均力敵,最好能形成優勢。

這其實就是軍備競賽的邏輯,對方有的我也一定要有,而且最好是更強的,否則我就可能會輸光所有,這是要命而又不得不接受的邏輯。

於是羅師傅等白頭鷹高層很快就決定,再次調整蒙大拿的方案,主要引數至少要跟對手追平,特別是主炮至少要有9門18英寸級別的主炮或者更高,建造數量也不能少,並且要儘快開工。

多本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