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故宮,就是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在位時候的故宮。
在那個故宮裡面,供奉了大概十幾位神仙,但是把關羽的位置擺在最高。
擺在了努爾哈赤祖先的那個位置上。
按道理來說,關羽不是一個漢人嗎?那可是響噹噹的漢人啊!
為什麼清代統治者對於關羽這麼推崇呢?
首先是清代的前幾位統治者。
努爾哈赤、皇太極還有多爾袞。
他們雖然是滿人文化不高,但是對於漢人文化是特別的喜愛。
但是也由於是滿人文化不高,所以你讓他讀一點諸子百家這個經典著作恐怕難。
但是讀一讀像三國演義這種還是比較容易的。
所以在宋代有一句話叫“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說他這個學問太差,就懂半部論語就把天下給治理了。
但是在清代可有一句話叫“半部三國打天下”這個事還真是真的。
清代的前期統治者,就是一邊看著三國演義這個通俗,一邊用三國裡的智謀跟明軍對戰,最後把整個中原給吃了下來的。
喜愛三國成為清代統治者,推崇關羽的第一個原因。
但是接下來在事情演變過程中,有一天突然有一些滿族發現,這個歷史的畫像上,這個關羽關雲長這老爺子,怎麼跟咱這努爾哈赤這個,咱們這皇上長得這麼像。
這倆人都是個標準的大長方臉,都是這個標準的丹鳳眼和臥蠶眉,但是神情都是非常的莊嚴肅穆。
只不過呢努爾哈赤是白臉,關羽是紅臉,所以後人就把努爾哈赤稱為白麵關公。
甚至有人說,說努爾哈赤這一生的征戰以及最後的結局,跟關羽關雲長非常像。
所以有人就穿鑿附會,說這努爾哈赤即便不是這個關羽關雲長託生的,起碼也是關羽下凡來人間呆了那麼一段了。
因此上清代的前期統治者,就非常願意把努爾哈赤和關羽並論。
因為畢竟明末清初的時候,關羽在整個華夏人老百姓中,那也是享有相對比較高的地位和忠義、勇猛這樣一些優秀品質的。
那麼作為一個外族入侵者來講,他是非常想把自己的統治者,打造成有一定親和力的,這樣有備於他統治。
其實類似的事以前發生過。
舉個例子說,唐代剛剛成立的時候,唐代統治者姓李,所以他們就把自己跟道家的創始者,老子李耳相提並論,說我們唐代統治者那就是李耳的後世。
所以我們也是君權神授,於是努爾哈赤獲得了白麵關公的稱號。
那當然各地的大小官員就更願意去造關廟,因為在他們心裡造關廟其實就跟造努爾哈赤廟沒太大區別。
這樣既能討好當地百姓,又能夠討好上級領導,這個事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