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回來,就算太史公司馬遷是把“殺妻求將”當成事實來寫的,那它就真的是事實了嗎?
這些東西且不談。
吳起被鄙視之後,直接不再學習儒學,轉而去學習兵法。
畢竟在儒家他的仕途沒有一點改觀,反而遭嫌棄。
雖然曾老師是儒家,但他的學生卻不是儒家代表。
據《經典釋文敘錄》,曾申從子夏那裡得了《毛詩》,傳給了李克(愧);從左丘明那得了《左傳》,傳給了吳起。
吳起跟曾老師雖然絕交,但是也不是一無所獲。
元公任命吳起為將,大敗齊軍。
後來魯人向元公進讒,認為吳起為人“猜忍”,且過大的戰果容易招致“諸侯圖魯”,又任用吳起,將得罪於魯的兄弟之國衛。
而元公心中也對吳起產生了懷疑,遂辭謝吳起,不授其官職。
此後,吳起的主公季孫氏因懈怠賓客被殺害,經人勸說,吳起離開魯國。
離開魯國之後,吳起聽說魏文侯賢明,於是前往魏國投靠魏文侯。
魏武侯詢問大臣李克的意見,李克認為吳起雖“好色”,但用兵連司馬穰苴都不能相比。
魏文侯三十八年,魏文侯任命吳起為主將。
…………
“吳起殺三十多人?”
“這個事情,朕也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
“畢竟那可是三十多個人啊,吳起一個人,真能殺掉這麼多人?”
對此事,李世民也是產生了非常之大的懷疑。
畢竟三十人可不是什麼小數字。
一人對抗三十多人。
這種難度,可不小。
“不管是真是假,吳起此人的厲害都是不用多說的。”
…………
在春秋戰國幾百多年的歷史長河裡,湧現出了一大批能征善戰的帶兵將領,但像吳起那樣透過用心帶兵的卻沒有幾個。
吳起打仗有什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