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狩四年春,漢武帝以十四萬匹戰馬及五十萬步卒作為後勤補給兵團,授與衛青與霍去病各率領五萬騎兵,步兵和運輸物資的軍隊十萬餘,兵分兩路,跨漠長征出擊匈奴。
漢軍原計劃由霍去病先選精兵攻擊單于主力,衛青打擊左賢王。
後從俘獲的匈奴兵口中得知伊稚斜單于在東方,兩軍對調出塞線路,霍去病東出代郡,衛青西出定襄。
而衛青大軍出塞一千多里,卻與匈奴單于主力遭遇。
衛青命前將軍李廣和右將軍趙食其兩軍合併,從右翼進行包抄。
自率左將軍公孫賀、後將軍曹襄從正面對抗單于主力。
衛青下令讓武剛車排成環形營壘,又命五千騎兵縱馬賓士,抵擋匈奴。
匈奴也有大約一萬騎兵賓士而來。
恰巧太陽將落,颳起大風,沙石打在人們的臉上,兩軍都無法看見對方,漢軍又命左右兩翼急馳向前,包抄單于。
單于看到漢朝軍隊很多,而且戰士和戰馬還很強大,若是交戰,對匈奴不利。
因此,在傍晚時單于就乘著六頭騾子拉的車子,同大約幾百名壯健的騎兵,徑直衝開漢軍包圍圈,向西北賓士而去。
這時,天已黃昏,漢朝軍隊和匈奴人相互扭打,殺傷人數大致相同。
漢軍左校尉捕到匈奴俘虜,說單于在天未黑時已離去,於是漢軍派出輕騎兵連夜追擊,大將軍的軍隊也跟隨其後。
匈奴的兵士四散奔逃。直到天快亮時,漢軍已行走二百餘里,未追到單于,俘獲和斬殺敵兵一萬九千餘人,到達了窴顏山的趙信城,獲得匈奴積存的糧食以供軍隊食用。
漢軍留住一日而回,把城中剩餘的糧食全部燒掉才歸來。大軍回營時才遇到迷路失期未來支援的李廣、趙食其部。
漠北之戰擊潰了匈奴在漠南的主力,逐漸向西北遷徙,十幾年內再無南下之力。
而漢軍損失也很大,出征的十四萬馬匹僅三萬餘匹返回。
漢軍士兵、馬匹損失十幾萬,兵器甲仗等物水陸運輸的費用還都不計算在內,於是傾盡庫藏錢和賦稅收入仍不足以供給戰士的費用。漢武帝設定武功爵,以籌集軍費。
漢武帝為表彰衛青、霍去病的戰功,分別加封二人為大司馬大將軍、大司馬驃騎將軍,共同管理日常的軍政事務,以代太尉之職。
漢武帝給了衛青一個機會,而衛青也讓他知道了,衛青的軍事才能。
可以說,漢武帝時的大漢能有這般強大,與衛青是脫不了干係的。
正是衛青的驍勇善戰,才能大漢軍隊戰無不勝,功無不破。
軍隊強大了,社會才能安定下來。
社會安定了,國家的發展更加繁榮穩定。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