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姐姐衛子夫生下漢武帝的第一個兒子,衛家越來越顯貴了。
並且自己的侄子霍去病同樣優秀,二人作為大漢雙壁,掃蕩匈奴,受到了漢武帝的信任。
元光五年,匈奴興兵南下直指上谷,漢武帝任命衛青為車騎將軍。
漢武帝分派四路出擊:車騎將軍衛青出上谷,騎將軍公孫敖從代郡,輕車將軍公孫賀從雲中,驍騎將軍李廣從雁門出兵。
四路將領各率一萬騎兵,迎擊匈奴。
衛青首徵,果敢冷靜,深入險境,直搗匈奴祭天聖地龍城,並在龍城之戰中,首虜七百多人,取得勝利。
另外三路,兩路失敗,一路無功而還。
漢武帝看到只有衛青勝利凱旋,自然對衛青更加喜愛,於是封衛青為關內侯。
龍城之戰,是自漢初以來對戰匈奴的首次勝利,為以後漢朝的進一步反擊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礎。
元朔元年秋,衛青為車騎將軍出雁門,領三萬騎兵,長驅而進斬首虜數千人。
元朔二年,匈奴大舉入侵上谷、漁陽,先攻破遼西,殺死遼西太守,又打敗漁陽守將韓安國,劫掠百姓兩千多人。
武帝派李息從代郡出擊,衛青率大軍進攻匈奴盤踞的河南地,採用“迂迴側擊”的戰術,西繞到匈奴軍的後方,迅速攻佔高闕,切斷了駐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樓煩王同單于王庭的聯絡。
而後,衛青又率精騎,飛兵南下,進到隴縣西,形成了對白羊王、樓煩王的包圍。
漢軍活捉敵兵數千人,奪取牲畜數百萬之多,控制了河套地區。
因這一帶水草肥美,形勢險要,武帝在此修築朔方城,設定朔方郡、五原郡,從內地遷徙十萬人到那裡定居,還修復了秦時蒙恬所築的邊塞和沿河的防禦工事。
不但解除了匈奴騎兵對長安的直接威脅,還建立起了進一步反擊匈奴的前方基地。
此戰,漢軍全甲兵而還,衛青立有大功,被封為長平侯,食邑四千戶。
蘇建、張次公以校尉從衛青出征有功,封平陵侯、岸頭侯。
元朔五年春,朝廷命令車騎將軍衛青率領三萬騎兵,從高闕出兵。
命令衛尉蘇建做遊擊將軍,左內史李沮當強弩將軍,太僕公孫賀當騎將軍,代國之相李蔡當輕車將軍,他們都隸屬車騎將軍衛青,一同從朔方出兵。
朝廷又命令大行李息、岸頭侯張次公為將軍,從右北平出兵。
他們全都去攻打匈奴。
匈奴右賢王正對著衛青等人的大兵,以為漢朝軍隊不能到達這裡,便喝起酒來。
晚上,漢軍來到,包圍了右賢王,右賢王大驚,連夜逃跑,獨自同他的一個愛妾和幾百個精壯的騎兵,急馳突圍,向北而去。
輕騎校尉郭成等追趕了幾百裡,沒有追上。
漢武帝接到戰報,派特使捧著印信,到軍中拜衛青為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