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一鬨搶東西,軍隊馬上亂作一團,觀戰的李靖一看,搶東西啊?陣形亂了,有機可乘。打吧!
命令守營計程車兵迅速出擊,果然三下五除二,將文士弘打得落花流水,被殺及溺水而死者將近一萬人,獲得舟艦四百餘艘。
此戰過後,李靖馬不停蹄,以五千騎兵,直逼“梁國”都城江陵。
看到李靖的大軍到了城邊上,皇帝蕭銑才開始急了,馬上下旨,令各路大軍前來護駕。
此時李靖做主一個誰也想不到的決定——下令將繳獲的幾百艘戰船船全部放在河中,任其順流而下。
他的這個軍令一下,眾將士都看不明白了。
繳獲的東西丟了?這是什麼操作?
有的部下抗議道,這些船可是我們辛辛苦苦打下的戰利品,就這樣浪費了!
李靖解釋道,蕭銑外面有幾十萬大軍,我們現在是孤軍深入,包圍了他們的都城,各路軍隊馬上就要過來勤王護駕了。
但是救援隊隊伍看到這些在江面上隨意漂泊的船隻,肯定會以為都城已經攻破,就不敢隨便進軍了。
他們肯定要先打探訊息,等他們打探到真實的訊息,都城已經被我們攻下了。
李靖的計策果然湊效。
其它各路來救駕的軍隊,看到那些船,都遲疑不敢進軍。
蕭銑被圍在裡面,沒人來救駕!
實在沒辦法了,投降吧!
李靖順利進入江陵。
果然,過了幾天,幾十萬大軍前來救駕,一看皇帝都投降了,投降還受到優待。
沒啥好說的,我們也投降吧。
如是一個一個都投降了,幾十大軍煙消雲散,不戰而降。
從李靖出兵,不到兩個月時間,一個擁兵四十萬,龐大無比的梁國就徹底崩潰。
後來李靖又安撫嶺南,平定輔公祏。
李淵為了嘉獎李靖的軍功,授任他為行臺兵部尚書。
並稱讚歎李靖說:“李靖真是我的良將,古代名將韓信、白起、衛青、霍去病,沒有一個能比得上他的!”
當然,這樣的話有誇大的成分,但是這也從側面突出了李淵肯定李靖的戰功。
在皇權的爭奪中,歷來將軍是各派爭奪的焦點。
為何?要想在競爭中獲勝,實力才是決定因素。
唐朝建立以後,李淵安坐皇帝寶座。
但下面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開始了較量。
當時李世民集團中,雖然不乏文臣戰將,但李世民知道,若論打仗,自己手下這些人和李靖沒法比。
所以,在玄武門事變前,親自找到李靖,希望他在這個關鍵時刻能助自己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