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華夏族裔,誰閒了沒事會拿文字較勁呢?
還不是因為字兒不好寫,普遍寫不標準,再加上地域流通性差,最終演變為了區域性的文字偏差,從而冒出了一些各國獨有的字型。
在這個問題上,小篆比大篆強一點,但不多,不足以改變根本問題。
所以,就連帝國朝廷的官員都不願意費勁去規範文字。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朝廷本身都在放寬書同文的要求。
隨著程邈作隸書之後,這種相較小篆要簡化不少的字型立刻在朝廷的下層官吏中普及開來。
原因很簡單,雖然官方文書統一為小篆後,已經極大的方便了官吏書寫文書官文,但多少還是有些不方便。
而帝國官吏的事非常多,每天要書寫的文字量很大,哪怕有統一的規範,依然是筆不小的工作量。
選擇更簡單的隸書,能夠大幅度降低他們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對此,嬴政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甚至還特赦了在牢裡琢磨出隸書的程邈。
就這麼在多方面的影響之下,書同文這件事發展到現在,基本上就只侷限於朝廷內部了。
但,事實歸事實,說起來這件事帝國還是在不折不扣的執行。
既然如此,扶蘇因此發難,就不算是刻意刁難小聖賢莊。
小聖賢莊,畢竟是儒家聖地,讀書人的標杆,總得樹立個榜樣吧?
想明白了自己的疏漏所在,伏念卻也無可奈何,只能靜觀其變,於是簡單的回答道:
“自然知道。”
“好。”扶蘇見他承認了,點點頭,旋即質問道,“既然如此,小聖賢莊為何要明知故犯?”
“你們收錄的舊有典籍姑且不論,為何這剛抄錄的書卷,用的也還是六國舊有文字呢?”
伏念躬身一禮,趕緊沉聲解釋道,“小聖賢莊建立藏書樓的宗旨,是希望此地能成為我華夏一族文化之淵藪,將列朝列代的經典都完好的傳承下來,用於追慕先賢之功,福澤子孫後人。”
“所以,儒家弟子在抄錄藏書樓內藏書的時候,都會按照原有文字,原封不動的全部抄錄下來。”
“此舉,實非刻意悖逆帝國法令。”
“嗯……儒家的用意,我可以理解。”扶蘇聽完後,臉色舒緩了幾分,頷首反問道,“但,伏念先生可知道皇帝陛下推行書同文之策的用意呢?”
“這……皇帝陛下深謀遠慮,伏念不敢妄加揣度。”伏念垂首如此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