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咱們就什麼都不做了?”楊泰淡淡道,他看起來雖然謙恭,然而不經意間,就會顯露出鋒銳的本性。
越王目光更冷:“你還不明白嗎?武承嗣一直都在防著我們,對付他不僅很難成功,還會讓他距離計劃越來越近。”
楊泰與越王對視良久,好半晌後,他嘆了口氣道:“在下明白了,這裡的一切,都拜託您了。”
說完躬身行了一個大禮。
……
次日巳時,邗溝水面上,幾艘巨大的的龍船向北面駛去。
這些船會先去洛陽,聽殿中省呼叫,承載滿船的祭品後,再前往泰山行宮。
邗溝岸邊,停著一輛不起眼的馬車,馬車內,武承嗣掀開車簾一角,望著那些龍船,默然不語。
馬車內除了他外,還坐著徐元舉和諸葛三元,徐元舉問道:“大都督,您為何要特意過來看這些龍船?”
武承嗣鬆開車簾,問道:“徐長史,聽說你與駱家家主的關係很好?”
徐元舉點頭道:“是的,其實除了駱家,下官也很看中賈家。”
“為什麼?”
徐元舉微笑道:“這些年來,揚州海上貿易蓬勃發展,為揚州城帶來許許多多好處,然而要想進一步發展,卻有一個難題需要解決。”
“什麼難題?”
“船!”
武承嗣目光微閃,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徐元舉繼續道:“海上貿易需要大量的船隻,雖然需求增加,導致船商也在跟著增加,但速度還是慢了些。”
“時至今日,揚州城的船商也並不算多,最大的只有三家船商,分別是駱家、賈家和陳家。”
武承嗣疑惑道:“我記得你剛才說,看中的只有兩家?”
徐元舉凜然道:“不錯,雖然有三大船上,下官卻只看中駱家和賈家。這隻因陳家並不鑽研造船的技術,總想著賄賂官員,與那些貪官汙吏狼狽為奸。”
武承嗣沉吟道:“所以你支援駱家和賈家,是為了鼓勵更多商人成為船商?”
徐元舉點頭承認。
武承嗣暗暗頷首,這位徐長史果然頭腦靈活,目光長遠。
難怪他來揚州幾年,就讓揚州商業迅速發展,就連越王都想拉攏他。
“徐長史,整個江南,揚州的造船業是最興盛的嗎?”
徐元舉道:“目前來說,造船方面福州還是要更好一些,不過揚州趨勢更好,再過幾年,應該就能超過福州。”
“那駱家這種龍船,有別的地方能造出來嗎?”
徐元舉一愣,道:“應該沒有吧,下官常常聽駱統說,他們家的龍船天下第一,尤其是承重量,別家都差他們一大截。”
武承嗣點了點頭,閉上眼進入思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