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褚時健:影響企業家的企業家> 第十八章 重回哀牢山(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八章 重回哀牢山(上) (1 / 4)

記得在監獄圖書室第一次嚐到那種來自哀牢山的冰糖橙時的怦然心動嗎?記得少年時的褚時健在南盤江邊自己開挖的那幾塊準備種黃果的河灘地嗎?

命運有時就有這種奇特之處,將一個偶然,變成了一種宿命,變成了一段新的人生故事。

攀登“第二個高峰”

借錢買地

把自己“發配”山中

土地並不神秘

尋找水源

和老天爺打交道:未雨綢繆,心無僥倖

“按褚大爹的辦法做”

褚橙基地的總工藝師

種出了雲南最好吃的橙子

攀登“第二個高峰”

記得在監獄圖書室第一次嚐到那種來自哀牢山的冰糖橙時的怦然心動嗎?記得少年時的褚時健在南盤江邊自己開挖的那幾塊準備種黃果的河灘地嗎?

命運有時就有這種奇特之處,將一個偶然,變成了一種宿命,變成了一段新的人生故事。

2001年5月,褚時健保外就醫,從監獄出來了。他消瘦得有點兒脫形,走起路來腳跟發軟。《監外執行審批表》上寫的他的病情是:糖尿病、陳舊性心肌梗死、原發性高血壓Ⅱ級。當年那個鋼筋鐵骨的硬漢,成了戴著一頂糖尿病、冠心病“帽子”的病人,開始了每天打兩針胰島素,還要吃一把各種各樣的藥片的生活。

重歸正常生活,他家裡又開始有了眾多訪客,有當年的故舊,也有這些年的新朋友。褚時健無疑是一個有特殊魅力的人,離開了當年“菸草之王”的位置,失去了每年過手百億的經濟權力,變成了一個揹負罪名、被剝奪了政治權利的老人,可他家的客廳,卻從來不缺來訪者。

和多年前褚家門庭若市時的情形不同,來的人都避開了敏感話題,也不再高談闊論。褚時健家客廳的茶几上,時常放幾本來人贈送的書籍,大多是人物傳記和陶冶身心一類的。褚時健明白大家的心意,畢竟他的處境和地位與過去大不相同,人們小心謹慎,害怕觸動他內心的痛楚。他養成了新的習慣,對一些客人乾脆不問姓名。

“來了就坐坐”,他常說這句話,知道太多反而有負擔。經歷了一系列變故,褚時健發現自己的內心變得平和、清朗多了。他說:“有來自社會各個層面的關心,我感到很滿足,過去的就讓它煙消雲散,我考慮的,就是在有生之年把以後的事情做好。”

以後的事情是什麼?

褚時健告訴朋友:“我要到新平種果子——冰糖橙。”聽到的人都當他是心血來潮,覺得那是他為了解決生計的小打小鬧,是他厭倦繁華、看透世事而想退隱山林。沒有人會想到他懷著種植幾千畝果園的宏偉計劃,打算用當時已經市場飽和的冰糖橙創出一個屬於自己的品牌。

要矢口道,此時的褚時健已經70多歲,他將開始的,是一次新的創業,在一個新的領域。

十多年後談到當時的動力,褚時健說,一個是要讓晚年有事情可做,讓自己和老伴的生活不那麼窘迫;一個是有些不服氣。改革開放這麼多年,那些給自己乾的人都掙了不少的錢。要說這些人的能力、花的心血和精力,大多比不上自己,他們能成功,自己為什麼不能?

幾年後,雲南省委書記秦光榮稱這是褚時健的“第二個高峰”。

借錢買地

褚時健對哀牢山太熟悉了,這是他人生第一次陷入低谷時落腳謀生的地方。當年他的弟弟褚時佐到新平來投靠他,也落腳在離戛灑鎮不遠的水塘鎮新寨粱子的農場裡。因為山高坡陡,引水困難,農作物種植不成氣候,新平是個國家級的貧困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