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森一陣頭大:“一張專輯最少十首歌,收一首歌最少3000,加上錄製費、版號費,唱片設計費這些亂七八糟的,你這十來萬製作一張專輯母本也就將將夠,你得燒錄吧?你得發行吧?
你一個獨.立音樂人,還是個新人,沒有唱片公司幫忙,這些費用全都得你自己出,你知道這些要多少錢嗎?”
楊琛還真的不瞭解具體費用,好奇道:“多少錢?”
楊森想了想,估了個數:“如果只是單純鋪貨,再有十來萬就行,但是怕就怕不聲不響地鋪出去,連個響都聽不到。而一旦加上宣傳資源,最少再翻一倍。”
楊琛想了想,問道:“一張專輯一般定價多少?”
楊森道:“像你這種新人,撐死三十塊。”
楊琛算了算:“就按三十塊,賣出去一萬張就能回本,還行啊?”
楊森翻了個白眼兒:“人家經銷商和終端不要錢啊?先砍一半兒再說其他。”
“那也就是兩萬張。被你打擊得我差點沒信心了。”楊琛道,“兩萬張,灑灑水啦!”
楊森瞭解這個侄子,從小主意就正,眼看攔不住,那就只能多操點兒心,省得他吃虧,當下正色道:“製作專輯不是那麼簡單的,我先在圈子裡問問,幫你收幾首歌,然後再說錄製的事。”
楊琛道:“歌的問題你不用管,我已經寫好了。”
“你寫的歌?有譜子嗎?”
楊琛點頭,遞過去一個筆記本。
楊森翻開看了看,“你連編曲也會?”
“只是搭個架子,到了棚裡還得請人幫忙。”
楊森仔細品了品,“你想把戲腔和流行樂結合起來?就像《北京一夜》那樣?”
楊琛點點頭:“嗯,你覺得怎麼樣?”
“不知道,走吧,先去棚裡試試音,看看效果。”
楊森說到這忽然想起個問題,問道:“對了,版權註冊了嗎?”
“註冊了。”
“那就好。”
楊森鎖了店門,開了車帶著楊琛向一個錄音棚駛去。
到了地方楊琛才發現,這裡離什剎海挺近,蠻清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