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與店長談進店鋪貨,就是送貨上門,藥店代賣,每月開票結算,這跟現代大超市操作規程基本相同。
接下來十幾天裡按圖索驥開始進藥店鋪貨、樣品陳列工作,開始工作還比較順利。
九十年代中後期,乃至二零零五年之前,藥品配送渠道很不規範,大醫院或大的連鎖藥店,它們都有自己專用的進藥渠道,也就是指定的醫藥公司開戶。
所以,重複在醫藥公司開戶的就很多。
G公司,對於在醫藥公司開戶的權力,一般醫藥代表是沒有的,必須得到片區主管以上同意才行。
也就是說,蕭建軍目前新開發的藥店,進藥渠道只能從章尚榮提供的若干家醫藥公司,經營部或醫藥站中挑選。
而蕭建軍所轄區域的藥店,原屬於空白市場,它們從沒有進過G公司的產品。
所以,章尚榮手上的配送渠道,除了少數藥店,大多數都沒法覆蓋蕭建軍區域。
眼前非常棘手的問題,就是必須重新開闢一家醫藥公司,來承擔空白區域的配送。
從八十餘家藥店提供的配送渠道中,都不約而同的指向了一家公司,就是東區醫藥公司第四經營部。
這不就是吳玉茹吳姐曾提及過,她老公的那家承包單位嘛?
私人承包之後,政策靈活和財務支配權的落實,他們的積極性空前提高,攻城掠地的成果讓人瞠目結舌。
上次舞廳裡,吳玉茹曾提起時,蕭建軍還不以為然,也認為是一家無足輕重的配送渠道。
而現在是火燒眉毛了,才知道這家配送渠道不可小覷,裡面暗藏玄機。
但要新開一個配送渠道,必須得到主管支援,並且合同簽訂人必須是章尚榮,因為整個片區,他才有G公司的法人授權委託書。
換句話說,京都辦事處東片區,只有章尚榮簽署的合同,公司有關部門才會去執行。
……
“什麼?你想單獨開戶,還是東區醫藥公司四部?”
在章尚榮住家附近的那家上島咖啡館裡,當他聽到蕭建軍說要開新戶,驚愕之餘,放下咖啡杯在桌上一頓,冷哼道:
“這個新開戶方案不行,我不同意。”
“為什麼?”
“因為東區醫藥公司一分公司我已經開有一個戶,一分在整個東區醫院,它能覆蓋一半,就沒有必要重複去開戶。你可能不知,新開一個戶,公司需要多輔設不少藥品下去,影響辦事處回款率指標的完成。”
章尚榮說得似乎很在理。
“但我轄區80%的藥店都要求從東醫四部走貨,而且他們還可以轄射到許多小診所,包括張大林轄區的部分診所和藥店。這量不少啊,章哥。”
蕭建軍上身前傾,幾乎趴在咖啡桌上懇求道。
“哼量不少…這些全部加起來,能抵得上醫大一附院,或者東區一中心大嗎?”
章尚榮毫不留情地嘲諷道。
他還是對蕭建軍拒絕開發這二家醫院的事,耿耿於懷,逮到個機會就數落一番。
說白了,他就是不支援,明著給你穿小鞋,你能怎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