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圓採取的,就是在室內養蒜苗的法子,非常簡單,但是收效很快。
二十幾個長盒子很快就做好了,五塊板條一對付就算完成的事情,阿東聽了女東家的主意想法,自己和兄弟們也見樣學樣兒,在小磚窯的外間也擺放了七八個這樣的長盒子,從自家取來的大蒜,也分開瓣兒摁在了土裡。
室溫當然很高,只要別讓那些大蒜瓣兒缺水,時時的注意著潑一瓢半瓢的冷水。
賈師傅的原話就是:東家這是怕我們嗓子眼兒太乾,弄些水土給我們滋潤滋潤呢!
確實,進入磚窯的漢子們感覺到外間的空氣溼潤了不少,呼吸起來舒服多了。
可是,值夜班的小夥子,在蒜瓣兒種下的第二個白晝降臨的時候,齊齊的傻了眼,擺放在外間地上的木盒子上,竟然平地裡生髮出一叢一叢綠色的小苗來。
原本就生出了綠芽的大蒜瓣兒,經過了一晝夜的水土滋養,宛如雨後春筍一般心急,直著腰伸著頭,互相搭著肩膀,對這個熱騰騰的磚窯環境表示非常之滿意。
小夥子們更加精心,誰走過這些綠色的小精靈,都會小心的觀察一下,它們是否缺水了。就連幹起活兒來,也覺得輕鬆了很多,身邊有一叢綠色,心中也滿是活潑潑的希望了。
阿圓此刻,正在老老實實地把腿墊起來休養生息,那天在酒店表現的忒英勇了,懲罰就是那條小腿又腫脹起來,不過沒有發燒和淤青的意思,只是垂放的時間太久,血液被控流了的緣故。
於是,想要讓那條腿舒服。就得給它一個高位兒,連睡覺的時候,都要小心的侍候著。
可是,這些真的不耽誤主人指點怎麼照料那些蒜苗兒,當阿東測量出蒜苗的長度已經達到了東家的要求,戀戀不捨的割下來一大掐兒送到了白家的宅院。
清新的辣味兒直衝人的口鼻,因為下雪,放了僱工幾天假的白老二正跟著大哥一塊兒琢磨著做午飯的事情呢,自從白大伯鬧了那一回,哥幾個就重視了男人也要做家務的問題。有空兒就幫著做飯刷碗,採蓮倒清閒起來,只需要陪著嫂子養傷就好了。
說起來。男人真是個奇妙的東西,他們一旦想通了要做某事,就可以很迅速的把這件事做好,比如,白家的老大老二。學做飯。
做飯這過程多麼奇妙?只有深入其中的人才可以領悟到,而且就像鴉片中毒一般,越是深入,就越是上癮。
白老三可憐巴巴的獨自在鎮子上不知道做啥呢,反正剩下的成員都過的很樂呵,每天都有兩個男人料理伙食。一個躺在床上的狗頭軍師負責出主意,就可以享受到各種驚喜。
按照阿圓的指點,白家老二親自去作坊裡打造了一口薄薄的鐵鍋。就像一個新式武器,配上了一根長長的把手,很快,就變成了哥兒倆爭搶的寶貝。
炒菜好吃的訣竅,據說就在大師傅對火候的掌握上。如何使食材能更均勻的受熱,據說就在大師傅的手腕子上。白老二打造出來的這個叫做炒勺的東西,可以更快更好的輔助哥倆兒學習做菜。
阿東送來的這一掐子蒜苗,立刻就變身為一盤新鮮出爐的蒜苗炒雞蛋,在場的阿東也有幸聽取了狗頭軍師的指點,並目睹了男東家實施的整個製作過程。
分出一把兒蒜苗清洗乾淨,蔥花切好,準備雞蛋兩個打成雞蛋液。
先把事先打好的雞蛋液倒入油鍋內,翻炒成小塊盛出。
再倒入些油,放入蔥花煸炒出香味,倒入蒜苗翻炒。
蒜苗稍一變軟,就將炒好的熟雞蛋倒入鍋內,均勻的翻炒至熟,加鹽,盛出裝盤。
那種香味在這樣的冬日裡分外難得,阿東在品嚐了一大口蒜苗炒雞蛋之後,就立刻下定了向男東家學習的決心。
什麼男人家不能做婦人乾的活兒,什麼男人家不能進灶房動廚具的老傳統,通通在這一刻被丟在了九霄雲外,自家親孃那手藝實在不能恭維,吃飯跟餵豬差不多少,為啥自己不也練一練這做飯的本事,最起碼,能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
哎,環境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是多麼的重要,根本不需要拎著耳朵說教,潛移默化就誕生了一個新時期五好少年郎。
東家,我在小磚窯裡也養了蒜苗兒,能不能帶回家裡去給我爹孃也做一頓好吃的?阿東滿臉興奮的隔著屋門詢問。
當然能行!那些你自己隨意處置。阿東你這麼辦,今兒先把大磚窯外邊的蒜苗收割一下,給李叔和盧夫人那邊送些,再留一個木盒子的明兒捎到鎮子上去,剩下的,就給所有的僱工都發一把兒,教教他們怎麼炒,都回去孝順一下爹孃去!阿圓吃的高興,隨手一揮,就把所有的蒜苗處理掉了,因為,很快就會有第二茬兒!
其實,阿圓還真沒有提前預測到,自己的這一即興提議,竟然能夠引起迷糊陣和附近在磚窯上工的成員那麼大的感動,然後,這感動波及到了他們的每一個家人。
不但工錢發的準時優厚,還會為員工發福利,這可是一件稀罕事兒,何況這個季節,能吃到綠瑩瑩的新鮮蔬菜,那簡直比地主老財家裡還要牛氣,各家各戶的婦人家,恨不能可以把灶臺搬到大街上去炒菜,讓所有的人都豔羨一把,瞧瞧吧,我們家的兒子爭氣,做工的東家給發放的寶貝蔬菜,你們可沒有!
三十個新員工也享受到了高階待遇,回家時的胸脯挺得高高的,路遇同村人,還要裝作不經意的把那把蒜苗兒顯擺一下,回到家裡,自然又得到家人的一番叮囑:那白家的女東家性子不好惹,但是最重情意,千萬別做下對不起她的事兒。就一定能保住這份優厚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