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五代十國往事> 第496章 當政治家遇到賣國賊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96章 當政治家遇到賣國賊2 (2 / 2)

李從珂錯過了與契丹結盟的機會,錯過了御駕親征、扭轉戰局的機會,放走了趙德鈞的人質……但他還有翻盤的機會。

吏部侍郎龍敏給出了這個機會,他拿出了明宗皇帝留下的那枚棋子——耶律倍。

龍敏建議,冊封耶律倍為契丹皇帝,命趙德鈞、範延光帶兵護送他從幽州進入契丹,然後李從珂以後唐皇帝的名義昭告天下,宣佈承認耶律倍是契丹的唯一合法皇帝,並與之建立外交關係。

如此一來,契丹就會爆發內亂,太原城下的耶律德光必然會不顧一切地返回契丹。

李從珂非常贊成。

這也是耶律倍的正確用法。就是在中原遭受契丹威脅的時候,在契丹後院放把火。

耶律倍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嫡長子,是耶律阿保機指定的皇位繼承人,大遼皇太子,擁立他當契丹皇帝,合情合理,絕對強宣稱。相比而言,現在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才是名不正、言不順的篡權者。

而且河東戰事目前只侷限於河東地區,太行山以東完全掌握在後唐手中,並未遭受戰火波及,耶律倍可以吃著火鍋唱著歌,從河朔地區北上,出幽州、進契丹,一路暢通無阻。範延光、趙德鈞的大軍也並未投入戰場,完全可以充當耶律倍的衛隊,協助他進入契丹。

這是李從珂最後的機會了,李從珂也準備接受了。

然而這條計策最終還是北否決了。原因很簡單:有強力人物反對。

究竟是誰反對呢?歷史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我們可以試著推測一下,趙德鈞的嫌疑最大。

而且只要趙德鈞不同意,耶律倍就無法透過幽州北上,那就只能透過河東北上,而這條路是死路。

龍敏,幽州人,與馮道私交甚篤,馮道被李存勖提拔後,龍敏前往投奔。當時監軍宦官張承業聽說之後,便請馮道帶著龍敏前來,他要面試一下。經過一番高談闊論,張承業認為龍敏是個人才,於是用為自己的幕僚。歷事莊宗、明宗。

馮贇為太原留守時,龍敏做他的副官。馮贇入朝為樞密使,拜龍敏為吏部侍郎。

龍敏提議送耶律倍歸國的同時,也料到了會遭到趙德鈞的反對。他說自己是幽州人,很瞭解趙德鈞是個什麼鳥,此人善於守城,不善於野戰,而且心懷二志,肯定不會支援這一主張。

於是龍敏給出第二條計策,只不過稍微有點兒風險。當時,李從珂駕前有五千精銳部隊,龍敏懇請撥出一千精銳,護送著耶律倍沿著太行山北行,擦著河東戰場的邊緣,且戰且行,強行闖入契丹境內。

李從珂深有顧慮,因為此計如果失敗,就會徹底得罪耶律德光,從而加深與契丹的矛盾。左思右想之後,李從珂還是放棄了送耶律倍回國的念頭。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