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五代十國往事> 第496章 當政治家遇到賣國賊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96章 當政治家遇到賣國賊2 (1 / 2)

當趙德鈞率領大軍來到太行山以西的亂柳時,範延光正率領兩萬魏博軍駐紮於遼州。亂柳位於石會關以南,遼州位於石會關以東,二者相距並不遠(直線距離70公里)。

趙德鈞像一條惡狗,正眼巴巴地望著不遠處的肉骨頭,他忍不住打起了範延光的主意,上疏要求與範延光會師,擰成一股繩,合力向北支援太原。

範延光已經知道了趙德鈞一路上的所作所為,於是急奏朝廷,揭發趙德鈞吞併其他部隊的行為,並堅決拒絕與趙德鈞會師,以免自己的部隊也被他吞併。

在當時,太原戰事已經發生了變化,在契丹援軍的幫助下,石敬瑭逐步扭轉了戰局,解除了張敬達的包圍,並把張敬達圍困在晉安寨。

危急關頭,李從珂決定御駕親征,親自前往太原前線。

皇子李重美認為李從珂身患疾病(目疾),不應該帶兵親征,並表示自己願意替父皇北伐。

張延朗、劉延朗、劉延皓卻勸李從珂親征。幾經考慮之後,李從珂還是做出了御駕親征的決定。

從洛陽出發前,李從珂召見宰相盧文紀,問道:“我一向聽說你有宰相氣度,所以才力排眾議,提拔你當宰相。現在,國家大難當前,你有何謀略?”

盧文紀唯有跪地磕頭。

如果盧文紀一言不發,倒也未見得不是好事。然而他好主意不多,餿主意卻不少。當李從珂剛走到黃河岸邊,就召開緊急軍事會議,討論下一步計劃。

李從珂是不願去前線的,倒不是懼怕與石敬瑭打團,而是擔心久離京城,對中央失去控制,萬一再有人謀反怎麼辦?

在李從珂看來,即便是河東戰事吃了敗仗,其結果也就是河東獨立,自己仍然能當皇帝。可如果因親征而後院失火,自己就當不成皇帝了。權衡之下,李從珂實在不願北伐。

盧文紀洞察出了李從珂的意思,於是說道:“國家的根基,絕大部分在黃河以南,河東並非是帝國的核心利益所在,而且契丹人雖來勢兇猛,但他們只是為了趁火打劫,不會在中原久居。況且晉安寨防禦堅固,朝廷也已經派出多路援軍(趙德鈞、範延光等),不會有事的。皇上應該坐鎮指揮中樞,羽扇綸巾,至於去前線嘛,派個親信官員前去就可以了,萬一不成,再親征也不遲。”

張延朗企圖利用這個機會解除趙延壽的樞密使職務,於是積極符合盧文紀的提議,“盧文紀說的對!”

李從珂詢問其他人的意見,澤州刺史劉遂凝(劉鄩之子)已經暗中歸附了石敬瑭,於是也積極贊成,說聖駕萬萬不可跨越太行山。

其他人察言觀色,也揣測出了李從珂的意思,於是誰都不敢提反對意見。

李從珂便讓大家推薦北伐的人選,張延朗等異口同聲地說:“趙延壽同志位高權重,甚有威望,且其父趙德鈞同志已經奔赴前線,北伐人選非趙延壽莫屬!”

於是,李從珂詔令趙延壽率領兩萬大軍,代替皇上北伐。

李從珂集團昏招迭出,人質要麼誅殺,要麼放走。把趙延壽放走之後,趙德鈞再無牽掛。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