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五代十國往事> 第407章 亢龍有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07章 亢龍有悔 (1 / 2)

【亢龍有悔】

徐溫,比朱溫還像曹操的人,在66歲這年突然與世長辭。他的一生充滿爭議,忠奸正邪,眾說紛紜。

早年的徐溫做著一份前途似錦的工作——私鹽販子。這項工作在中國歷史上孕育出了無數英雄人物,例如程咬金,例如黃巢。

起初,徐溫只想安安靜靜地做一個美男子,老老實實地“販鹽為盜”。據記載,他為人低調內斂有內涵,沉默寡言,喜怒不形於色,是個玩兒深沉的黑老大,人狠話不多。他的眼神異常犀利,人送外號“徐瞠”,瞪眼殺人徐。

與眾多私鹽販子一樣,在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徐溫毅然決然地轉行,從事著“群盜”的營生,並獨具慧眼地抱上了一條粗壯的大腿——楊行密。

那時的楊行密剛剛扯旗扛把子,處於創業初期,徐溫成為楊行密集團最早的一批創業元老,與田頵、劉威、陶雅、李簡、李遇等並列“三十六英雄”。

然而徐溫實在過於低調,以至於在楊行密集團蓬勃發展的早期,徐溫竟然未立尺寸之功,在“三十六英雄”排座次的時候,徐溫是倒數第一。這也是當他後來秉政時,劉威等眾元老不服的原因。

一直等到楊行密攻佔宣州(889年),其他將領進城之後都忙著搶錢、搶糧、搶娘們兒,唯獨徐溫率部控制糧倉,並煮粥,賑濟城中饑民。楊行密這才開始注意到徐溫的存在。

史學界一般認為在公元902年前後,徐溫才正式進入到決策層的外圍,“稍稍以計進事”,“始預謀議”,開始以軍師、智囊的身份參與部分決策。

而關於其標誌性事件,有的說是因“鳳翔之圍”時,楊行密奉詔北伐朱溫,諸將皆主張用大船運送糧草而唯獨徐溫主張用小船,事實證明徐溫是對的,事發公元902年;

另有史料認為是楊行密採用徐溫的計策,使用裝瞎的辦法,成功騙殺朱延壽,事發903年。然而楊行密是裝瞎三年多,也就是在900年前後,就採用了徐溫的計策,903年收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裝瞎的計策也是嚴可求為徐溫提出來的。

無論如何,在楊行密成功剷除朱延壽後,徐溫進入到了決策圈的外圍。

徐溫真正進入到核心決策圈的時間,實在楊行密病重期間,在討論立儲問題時。

當時,集團內有一種強烈的呼聲,是要求楊行密傳位給功勳元老,比如劉威,讓創業元老們監國攝政。而徐溫堅決主張傳位給楊行密的兒子,於是獲得了楊行密的信任,成為託孤重臣之一。

在徐溫的大力擁護下,楊行密長子楊渥順利襲位(905年)。

不到兩年後(907年),徐溫聯合張顥弒殺楊渥,擁立楊行密次子楊渭,從此之後,楊氏大權旁落,軍政大權被徐溫、張顥把持;很快(908年),徐溫又派鍾泰章將張顥暗殺,從此獨攬淮南軍政大權,進一步架空楊氏。

在此之後的十餘年時間裡,徐溫進一步削弱楊氏,鞏固自身權力。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