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灼:“那則日記上的日期,2011年10月32日 陰+多雲,有點打雷。”
宋叔低了眸,似乎是在思索著什麼,口開“32,是假日期。當天是10月14日,不知道為什麼幾年後那時也是10月,卻怎麼也到不了11月,後來就放棄寫日記了。而我的妻子是基督教徒,她每週六一整天都會在教堂裡禱告,以祈禱神明的眷戀。在案發那天是週四,而前一天她卻異常地去禱告。那天早上我問她,‘週三不是不用禱告嗎?’,她告訴我,她昨晚夢到了神明。”
在殿堂上,稜布長長掛在兩邊,從天花板直落到地板上,地上是白瓷磚,在月光下顯得如鏡花水月。前方一方祭臺,上面什麼也沒有。
白女士朦朧地睜開雙眼,打量地周圍,卻在這寂靜無聲中傳來一道飄渺輕冷的聲音。
“我虔誠的信徒,神明誕下聖言。”
朦朧中依悉可見一道白色的身影,銀白色的長發垂到後背,白袍輕拂,輕落到祭臺,留下一個清冷蕭肅的背影。
白女士像以往一樣的跪拜聆聽著聖言,低下著頭。
神明不容窺探。
“映象將臨,萬靈歸一,塑假延真,迎接新生。”
鏡碎了,稜布纏往,遮蓋了那道身影,視野逐漸模糊不清,只見身影側轉,一道冷冽的目光射來。
“那天禱告回來後,她一直告訴我,來了,要來了。我問她,什麼東西要來了。她沒回我,嘴裡卻一直重複著一句話。”
牽掛是因果之源,渴望是瘋狂之始。
瘋狂從內心開始,命運從因果結束。
“然後開始了禱告,週四出門也開始飯前禱告。”宋叔臉上閃了淚光,硬嚥地繼續說“我很遵重她的信仰,但我……我沒有想到她會因為神明的一句話,葬送了……我們的女兒……那個不存在的神明!……那個聖言……”
宋叔環顧了四周,說“那個聖言卻實現了。”
確實是實現了,十年前鏡降世了,也代表神明是真實存在的。而鏡的出現也有預象。
可那後半句呢?又是什麼意思?
“所以二十年來有十多年,其實並不是在現實中,而是在鏡中,以及‘留下1歲半的女兒’,也不是你真正的女兒,你的女兒死於5歲,與1歲半不搭,所以那句話裡的‘女兒’指得應該是人偶,對吧?”洛灼再次舉起那枚藍色小熊發夾,左右翻了一下。
洛灼也記得,在先前進來時梵火坑上那個虛影,微笑地對他說“謝謝。”
因,禍之源,福之根。
果,怨為終,善為久。
或許是一場因果報應,也或許只是一場神明的開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