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未必!”張韋搖了搖頭,“做了幾十年的太子,見多了宮廷中的血雨腥風,又被李林甫算計了無數次,再老實的人也會懂得收斂鋒芒,韜光養晦!”
“嗯?”李守有些不太理解。
“呵呵!您可以不信,但你是否想過,太子在朝中有沒有表現出勢力龐大的樣子?當今聖上連自己的那些皇子都可以圈養起來,難道不會派人監視太子的一舉一動?”張韋一連提出兩個問題。
李守不禁陷入沉默。
“太子這些年表現沉穩,自李林甫死後更是默默無聞,讓人抓不住什麼把柄,所以小弟料定現在太子的背後肯定還有高人在幫他出謀劃策,等待時機。只不過此人隱蔽得非常好且才智高絕,我猜他極有可能便是當年被皇帝贊為‘神童’,被張說和張九齡兩位宰相稱為‘小友’的李泌!”
李守聞言一驚,他還真聽說過這位李泌的名號,此人在歷史上好像也非常有名。
“再說楊國忠那邊,此人才具不高早有定論,但最近行動卻忽然有了章法,尤其在京兆尹事件上可以說做到了左右逢源,遊刃有餘啊!”張韋說到這裡才開始切入正題。
“願聞其詳!”李守虛心求教。
“估計你也知道,李峴之所以被貶是因為調查安祿山造反的事情!”張韋說道。
“不錯!”李守點了點頭。
“實際上這正是楊國忠的奸計,他先指使手下揭發安祿山造反,然後順理成章地下令京兆府搜查安祿山宅邸,最後還拿到了證據。”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安祿山必然會因此失去聖人的寵信,甚至會丟掉性命,到那時楊國忠在朝廷之外的最大對手便會消失,他就可以全力對付太子!”
張韋開始分析:“而如果安祿山安然無恙、繼續得寵,皇帝便需要找一個人來做替罪羊以撫慰安祿山,那麼這個替罪羊會是誰呢?必然是負責搜查的京兆府的人,也就非梁國公莫屬了!如此一來,楊國忠便可以趁機安排他的心腹鮮于仲通上場,京兆尹之位便落入了他的囊中,這便是左右逢源之術!無論事情怎麼發展,最後得利的都是楊國忠!”
“啊!”李守忽然感覺眼前一片清明,原來事情的真相居然是這樣的。
“以楊國忠的才智,想不出這麼厲害的招數,所以肯定是得了某位高人的指點!據我猜測,此人應該就是張鎬!”
“張鎬?”李守從來沒聽過此人的名字。
“不錯!此人跟我一樣也姓張,字從周!”張韋神秘地笑了笑,“其父名叫張知古!”。
“跟張兄就差一個字!”李守有些詫異。
“沒錯,因為我們兩家本就是同宗,我跟他父親同輩,張鎬應該叫我叔父!”張韋笑道。
“啊?”李守聞言一愣,隨即誇道:“張家還真是出人才的地方!”
“我這位侄子年輕時拜名士吳兢為師,雖然深受器重,但他卻不善於跟人打交道,平時也只是以飲酒、鼓琴自樂,前些時日楊國忠派手下蒐羅人才,有人推薦了他,楊國忠便給了他一個左拾遺的位置。”張韋解釋道。
“令侄如此有才,可惜卻便宜了楊國忠,實在是明珠暗投!”李守有些可惜地搖了搖頭。
“公子不必惋惜,張鎬心中自有分寸,我既然來找公子,自然也有辦法跟他聯絡上!”張韋對著李守眨了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