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郡公果然大方!張韋在此多謝了!”張韋急忙起身施禮。
李守擺了擺手表示沒什麼。
“小弟在來之前,從太學那邊聽到不少訊息,這次來找西河郡公,也是想問問您是不是在琢磨怎麼幫助前京兆尹梁國公李峴的事情呢?”
看到李守如此慷慨,張韋也放下心來,兩人的關係進一步拉近後他開始主動攀談起來。
“嗯?”李守聞言一驚,這位張好古目光好犀利!
“不錯!叔叔對我家有恩,這次他遭受不公,我們也感到很難過,想幫他卻又使不上力氣,心裡正沮喪呢!”李守實話實說。
張韋點了點頭:“小弟雖然不才,但也不會白吃白住,對於梁國公的事情倒是有些小小的看法!”
“是嘛?”李守立刻來了興趣,看來自己剛才如果把張韋拒之門外的話,對方是不會主動給自己出主意的。
現在自己表現出了誠意,對方自然也想展現自己的價值。
“實不相瞞,這件事存在很多內情。”張韋開始小聲敘說起來,“從大的方面來說,梁國公的遭遇不過是各方勢力鬥爭的結果罷了!西河郡公可知道現今的大唐,其實可以分為五大勢力?”
“五大勢力?”李守有些疑惑,“我只知道太子、楊國忠、安祿山,應該算是三個吧?其餘兩個我還真不瞭解。”
張韋聞言搖了搖頭:“剩下的兩個才是最大的勢力!一個便是當今聖上,另一個呢?”說到這裡他頓了一下,“便是太宗皇帝說過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裡的水!”
李守聞言豁然開朗,沒錯,皇上才是朝廷中最大的那股勢力,而老百姓卻是全天下最大的勢力。
“瞭解了這五大勢力後,無論朝堂上如何風雲激盪,天下如何變化也都能琢磨的清清楚楚,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您以後做起事來也才能思慮周祥!”張韋繼續道。
“有些門道!”李守對這位張好古的觀感不禁上升了一個臺階。
“如今天下的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楊國忠身為大唐右相,不僅宮中有貴妃支援,朝內有官員阿附,就連地方上也有小人諂媚,似乎如日中天不可一世!難道這真是當今聖上老邁昏庸造成的嗎?”張韋直言不諱地問道。
“非也!我們只要看看當今聖上的皇位是如何得來的就能明白,他當年是如何的叱吒風雲!先是鬥敗韋氏外戚,後來又幹掉太平公主,聖人從險象環生的宮廷鬥爭中脫穎而出,才有大唐幾十年的開元盛世!這樣的皇帝能任由楊國忠做大?”張韋拍了拍桌子。
“所以說到底,楊國忠的地位和勢力不過是皇上牽制太子,制衡安祿山的工具罷了!”
“而太子呢,先是李林甫後是楊國忠,看起來似乎兩任右相都跟他不對付。但有了上面的分析我們就能知道,這都是皇上牽制他的手段!只要楊國忠在且勢力龐大,太子的地位便安然無恙。若是楊國忠倒臺,朝廷又沒有新的勢力取代,那麼無論是皇帝還是太子,他們的心裡都不會安穩!”
張韋繼續分析。
李守心中有些大徹大悟,原來朝廷結構竟是這樣的。
“您其實也算是太子的人,不知道西河郡公如何看待太子?”說到這裡,張韋多問了一句。
“太子殿下為人大度,待人真誠,恪守禮節的同時又能做到孝義忠廉,將來必然是不可多得的一位明君!”李守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