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56.中轉站 (2 / 2)

再者說,就算那些人真的能弄來十幾噸的鋼鐵,那肯特他們要怎麼運回來?

赫爾託那邊是有很多機架,有很多工程機械,可問題是現在還能開得動嗎?全靠肩扛手搬,十幾噸東西得搬到什麼時候?

所以不是說運力越大就越好的,如果各種配套設施和人手都能跟上的話,運力大自然就代表著發展速度更快。但現實問題是,想法好,實現難,這玩意兒根本就不是隨隨便便能弄好的好吧。

因此,大貨車好,但安楷壓根也沒準備現在就弄出來。

太離譜了,弄出來也是浪費。

現階段交易,他還是以小篷車為主,連早先庫裡開回來的那輛貨車,他短時間內都不準備動用。

拉貨還是得靠地鐵啊,反正現在中轉站也開始建設了,等中轉站建設到差不多的時候,他就會鋪設第一階段的地鐵。

再說中轉站,過道之後,就是通道井。

安楷準備弄一個直徑十米的通道井,這樣一來,別的不說,庇護所目前的所有車輛和大部分庇護所目前可以造出來的載具,就都能順利運送出去了。

先弄一個高三米,直徑十米的圓柱形空間,通道井是他透過系統設計出來的,系統倒是沒有專門的這種設施,但可以自己設定規格。

包括未來的升降平臺和大門,都可以使用使用系統的吸附功能,直接改變形狀,總之過程不難。

不過等他弄好了第一個圓柱形空間後,仔細想想,感覺又有些不對。

自己弄升降平臺,似乎沒必要直接從底部直接升到頂部啊,只要有足夠的空間讓載具移動就可以了,打出一個貫穿的通道井是很壯觀,但未來回收載具進行清洗的時候恐怕也是麻煩啊,這麼大的一個通道,載具跟著平臺下降,帶入的輻射塵會不會趁機漂浮到其他地方?

想到此,安楷狠狠拍了拍自己的額頭。

還是沒有一個好的規劃的問題啊。

不過這裡已經弄成這樣了,再修改也不可能了,那就算了,把這裡當做一個類似客廳的空間就可以了。

在旁邊製作電梯井和電梯,一口氣通道靠近地表的位置,然後在最上層建造一層高十米的空間。

這個空間應該就夠了。

目前人類已知的常規載具裡,除了輪船和大型飛機以外,還沒有哪個大傢伙的高度能超過十米。

十米可是一個很高的高度了,正常三四層樓那麼高啊。

就算是武裝直升機,最高點也沒有十米那麼高,所以有這麼高的空間足夠了。

未來升降平臺就放到這裡了,正上方是可以朝兩側開合的金屬門,屆時只要金屬門開啟,平臺升起,就能將載具送到地面上,這樣可比庇護所之前的那種模式方便多了。

由此一來,製作載具的生產線,也應該放在這一層了。

倒是其他設施可以放在其他樓層。

比如說新的“農田”和“牧場”,比如說物料庫和發電機組等等,具體材料可以是用傳輸帶直接進行傳輸,提前留夠空間就夠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