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楷有些糾結,但很快他就做出了決定。
先造中轉站。
他建造分基地,本就是兩個目的。
一個是更貼近材料富集區,方便自身發展。另一個則是原理變異後的超級喪屍,可以在關鍵時刻,透過地鐵轉移,並炸燬隧道,用來阻擋敵人。
這個中轉站,某種角度上來說,就可以當做半個分基地,無論是變異喪屍從哪邊過來,他都可以同樣用炸隧道的方式,短暫的阻隔敵人。畢竟幾公里的距離,只要在中轉站上方做好偽裝,相信到時候就算敵人真的打過來了,也能將敵人阻隔在另一邊,讓其短時間內找不過來。
中轉站,最先製造的是站臺。
這些東西系統都有固定模板,只要材料足夠就能製造,非常簡單。
造好站臺後,安楷先將站臺空間擴大,弄了一個地鐵站大廳。
當然了,肯定不能和真正的地鐵站相比,但他也沒有必要弄那麼大,畢竟庇護所就這麼幾個人,實在沒必要弄太大。
但地鐵站後面的空間,就要大一些了。
首先是一條通道,徑直通往通道井。
這個通道井,是安楷自己命名的,類似這種結構的空間到底該叫什麼他也不知道,反正他製作一個空間來升降載具,類似通道,又是井狀的,所以就被他命名為通道井。
在安楷的計劃中,通道井最終能讓大貨車可以隨意出入,這就要求通道的直徑,最起碼達到是十米才行。
貨車的大小不同,當然長短也不一樣了。
按照系統的劃分,終極大貨車一共有兩種規格,看樣子應該是和現實關聯的。
其中小一號的,後掛車鬥為20規格,具體來說就是5.69x2.13x2.18米,配貨毛重一般為17.5噸,體積為2426立方米。大一號的,是40尺規格,內容積為11.8x2.13x2.18米,配貨毛重一般為22噸,體積為54立方米。
如果按照小號規格來生產的話,算上車頭,十米直徑足夠。
如果是大號的,那算上車頭十米還遠遠不夠。但說實話,大號貨車有些離譜了。
現在畢竟不是和平年代,外面的各種人類產業幾乎全部停滯和毀滅,且不管然後夠不夠這種問題。
就算夠,事實上也根本不需要這麼大量的運輸能力,說實話這個是真的有些誇張了。
動輒十幾噸幾十噸的運力,那不是開玩笑嘛?
而且安楷為什麼要弄地鐵,之前那些原因就不提了,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看上了地鐵運輸的好處。
它在地底,不用擔心在外面會遭遇喪屍或其他風險,地鐵的運輸能力也不弱,可以說,只要地鐵建立起來,就算無法直達分基地,那運輸能力也不見得就比汽車差。更何況,真弄出那麼大的汽車,怎麼一次性搞到那麼多材料呢?
赫爾託是有,安楷也能繼續大力發展種植業,把糧食搞得多多的,然後拿出去與別人交易。
但問題來了,赫爾託的倖存者,能否在兩次交易的間隙裡,弄到足夠多的材料?如果按照安楷的標準,就算幾十噸的運力都用來拉鐵,能換到的糧食依舊很多。這麼多的糧食,肯定要養活足夠多的人,但赫爾託有那麼多幸存者嗎?或者說,安楷他們能夠和那麼多的倖存者建立交易關係嗎?
別忘了,赫爾託保不齊也是有大庇護所的,在完全調查清楚前,安楷可不希望自己這邊太出挑,引起太多人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