庇護所的改制工作,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這需要相當漫長的時間,一點點的不斷修正變更。
但就目前而言,四大部門的成立,以及菲利普調任新崗位,這種程度就已經足夠了。
安楷接下來最大的任務,就是將赫爾託的分基地給建設起來,這個工程,實話實說,比建造地鐵隧道來說工程量都小不了多少。
當然了,區區一個庇護所,只要不是那種同時容納多少萬人的那種,規模就一定沒辦法和百公里級的隧道相比,安楷這種想法,也只是一種比較誇張的想法罷了。
赫爾託下面的庇護所,在未來,將會是安楷庇護所的工業基地,這裡的規模要比主庇護所大很多,赫爾託本地的倖存者們,最終大部分都將在這裡工作生活,人數方面,這絕對不是一個小數字。所以庇護所的規模要很大,非常非常大才行。
而且這裡未來要建造足夠多的礦井,以及足夠多的各種生產線,那麼相對應的,發電機的數量也不能減少。
前文不止一次說過,系統提供的發電機有很多種。
有最為常見的汽油發電機和柴油發電機,也有很高大上的核能發電機,以及效率略低,但卻非常乾淨好用的風力發電機和水力發電機。不過怎麼說呢……風力水力如今是不能用的,原因也很簡單,外界的環境,不支援這一類發電機的架設和執行,安楷只能選擇相對室內的發電機組。
然而汽油柴油又屬於是比較稀缺的資源,所以目前他能選擇的,依舊還是最為基礎的火力發電機組。
所謂火力發電機組,其實原理真的很簡單,就是燒一鍋水,然後依靠水蒸氣帶來的動力,帶動轉子旋轉,以磁電切割的效應,來進行發電。事實上,就算是聽上去很高大上的核能發電站,其原理也是如此,只是以核反應堆及蒸汽發生器來代替火力發電的鍋爐,以核裂變能代替礦物燃料的化學能。
原理真心很簡單,甚至可以用簡陋來形容。
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所使用的蒸汽渦輪發電機,時至今日,直到安楷穿越前,地球上還在一直使用,最多是機組材料發生了一些變化,或者是結構發生了一些改變,要麼就是使用上了“核”這個高階的理念,可究其根本,還是蒸汽機的那一套,本質上沒有太大變化。
包括汽油發電機和柴油發電機,硬要說的話,和蒸汽發電機的根本原理也是沒有太大改變的,包括做功的方式,最多是從鍋爐燒水,變成了燃燒霧化油液直接產生高溫氣體,也就是從蒸汽機到內燃機的區別罷了。
至於說發電機本身。
火力發電廠或核能發電廠的汽輪發電機,基本上採用臥式結構,看上去就像是一頭趴伏在地上的鋼鐵巨獸一般,由發電機與汽輪機、勵磁機等配套組成同軸運轉的汽輪發電機組,其最基本的組成部件是定子、轉子、勵磁系統和冷卻系統。
系統提供的發電機組,就是這個樣子的,只不過體型要比大型發電機組小很多,一看就是縮減版的。
不過這一次安楷準備直接弄大型的出來,小型的雖然節省空間,但工作效率肯定還是比不過大型機組,否則那些電廠為什麼要搞大型機組,而不是去搞許許多多的小機組呢?別的不說,光是管理方面,一個大型機組就比許多個小機組加起來要省事兒的多。
大型發電機的話,製造起來就比較複雜了,幾個主要部件,都需要安楷專門分批次製造。
好在模型是可以直接放下的,只不過無法一口求將所有材料都填進去,然後一口氣製造完成罷了。
當然這樣也挺好的,安楷可以透過這個製造過程,對發電機有更多的瞭解。
之前弄發電機的時候,他就沒好好看過其內部結構,現在弄大型發電機組,正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比如說之前他就不著調,定子鐵芯這個構成磁路並固定定子繞組的重要部件,通常由0.5mm或3.5mm厚、導磁效能良好的冷軋矽鋼片疊壓而成。
大型汽輪發電機的定子鐵芯尺寸很大,矽鋼片衝成扇形,再用多片拼裝成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