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之間,大明各地充滿了對朱由檢的稱讚聲。
而邸報發行的日子很快就到了,當天早上太陽還沒有出來,往常人就不少的信達商行店鋪門前早已排了長長的隊伍。
京城,信達商行最大的店鋪門前也是排起了長隊,通政司通政使秦士楨透過窗戶看著門口的情況,不由得長出了一口氣,自己沒有辜負皇上的信任。
這段時間秦士楨對於通政司進行了大規模的整頓,尤其是皇上親自給他交代的邸報司的事情,他在這上面花費了很大的力氣,不管是印刷技術的提升,還是發行方式的轉變,他都投入了很大的心血。
現在終於到了出成果的時候了。
門外排隊的多數還是一些讀書人,真正的農民倒是不多,畢竟他們真的不識字,他們想的是若是自己村裡的大戶家買了,他們可以去學學,自己也不用再花一筆銀子來買什麼邸報了。
信達商行準時開門,開始售賣,當聽到是十文錢的價格時,人們不由得鬆口氣,十文錢的價格對於讀書人來說真的不多。
最先拿到手的是一位秀才,走出店鋪,很多人迅速的圍了過來,他也不介意。他迫不及待的開啟邸報,這和他見過的邸報似乎不太一樣啊?難道邸報也改了?
不過這個時候也不是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開啟後看到的並不是自己想看的關於紅薯的訊息,而是介紹西人的。
他不由得一愣,周圍的人也不由得喧譁起來,經過翻找後終於找到地方。這位秀才也沒有藏私直接站在一處高臺上,給圍觀的百姓們大聲誦讀。
很快,大街上形成了一處又一處的團體,有上百人在給百姓們誦讀,他們似乎很享受這樣被人敬仰的滋味。
這一幕在全國各地都有發生。
半個時辰後,算是念完,早已激動萬分的百姓們紛紛高呼著萬歲。
那些秀才們這時看著剩下幾乎一半的篇幅,又紛紛呼朋喚友前往茶館,聚在一起開始看下面的對於西人介紹的文章。
雖然不明白朝廷在邸報上寫這些東西有何意圖,但並不妨礙他們清楚邸報上的東西就是朝廷動向的風向標。
對於他們這些小小的秀才來說,邸報並不常見,有的甚至都沒有見過,現在總算是有了機會,自然需要細細品讀。
防採集自動載入失敗,點選手動載入,不支援閱讀模式,請安裝最新版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