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明完全不同的一個世界就這樣突兀的清清楚楚的展現在大明的所有知識分子面前。
他們之中有人不屑一顧,有人一笑置之,有人皺眉沉思。
不管他們如何想,朱由檢已經將另外一個世界展現在大明人的眼中,並將藉著這些讀書人的嘴傳給大明的百姓。
而邸報上關於西方的描述也很快在全國引起了很大的熱潮,尤其是南直隸、廣東、福建一帶計程車子們,這一代的人和西人接觸較多,他們對於西人本來就有所瞭解,自然也對西人有這更大的興趣。
這裡計程車子們紛紛聚集在一起,一人一份邸報,高談闊論。
就算是百姓們似乎也參與其中,也想了解與大明相隔萬里的世界,他們還是對外面的世界有這很大的興趣。
全國各地的說書人也不由得開始給民眾繪聲繪色的描述西方人的世界。
這些都大大加速了資訊的傳播。不到三日時間,原本印刷的二十餘萬份的邸報全部售賣完畢,邸報司也已經在準備第二期的投放了。
對於在民間引發的這股熱潮,朱由檢很是滿意,這也是他的目的,讓大明的百姓們將目光投向外面。至少也要讓做官的做到這一點。
事食也的確是如此,官員們認為在邸報上印刷這些東西,就代表著朝廷的想法,或者說是皇帝的想法。而為了升官,討好皇上,他們自然也加緊時間來學習西方的知識,希望更能討好皇上。
據調查,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介紹西方的書籍開始大量在大明出現,書的售賣也變得極好。
朱由檢也藉此機會將這段時間翻譯的一些西方書籍經過挑選後開始大規模印刷售賣,還別說,物以稀為貴,還真是賣出了不少銀子。
很快下一期的邸報再次開始發行,這次仍然是四開十六頁,一半為介紹西方的文章,另外一半則是恢復了邸報原本的作用,即記錄最近朝廷發生的諸多大事!
這一次引發了更大的熱潮,上一次的西人歷史講到了一個哥倫布的人西行出海,就斷了,一斷就是好幾天,很多人這幾天已經等的迫不及待了。
拿到手以後士子們也不回家,就在大街上找個地方仔細閱讀,很快就沉迷在其中。
原來西方人的銀子都是從所謂的新那什麼哥倫布發現的大陸來的,那裡竟然有銀山!很多士子們對西人有銀子的事情還是瞭解的,沒想到竟然是從新大陸上挖來的,是什麼西班牙國。
這一下可就刺激了不少人,銀子憑什麼是他們的,我天朝子民卻在這裡挨餓受凍,沒有銀子來買貨物,簡直是豈有此理。
而這次的文章對於朝廷官員的衝擊是很大的。
大明自古以來就是缺少銀子的,自古以來只能使用銅錢作為錢幣,歷朝歷代都為銅錢的運輸儲存問題而發愁,每年不得不出動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開採銅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