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陸器也果斷的表示了認同,“Helo在每一個方面都比Skype強,我們的產品更有活力。唯一的不足,就是Skype可以提供一些我們沒有的服務。如果保持Helo本體的免費框架不變,再增加一個可以撥號的付費增值服務,我相信在短時間內就可以截留一部分的使用者選擇用Helo來通話,而不是Skype。”
庫裡安道:“還是比較難的,很多使用者都使用Skype很多年了,這種付費的粘性不容易打破。我們還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運作。”
陸器道:“不管怎樣,應該做!”
周不器緩緩的說:“微軟沒什麼社交的基因,只要我們運作得當,幾年之內,Skype的使用者活躍度應該就可以有一個比較明顯的下降。而且開通這樣的付費增值服務,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我們可以跟運營商搞好關係。”
付費的增值服務,是給手機或者座機打電話。
要從網際網路線路轉到電話線路。
這部分的增值收費,大部分轉給運營商,60%70%,Helo自身只會留比較少的一部分作為運營成本。
相當於Helo在幫各國的運營商賺錢。
這樣一來,跟運營商的關係就變好了。
恰好,周不器有運營商的資源,笑著說:“運營商那邊,可以找愛斯達去對接,他們有全球運營商的關係。跟愛斯達合作的運營商,可以是Helo付費服務的首選夥伴。”
唐斌辰就很高興,有了這層關係,Helo開通撥號的付費服務,就可以迅速的啟動起來了,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就把這個功能上線,跟微軟的Skype展開競爭。
過去這段時間,微軟的確在許多方面都在針對紫微星國際。
要是不採取一些反擊的手段,搞不好會讓外界以為周大老闆好欺負呢!必須得抓住對方最痛的一環,展開嚴厲的打擊!
庫裡安道:“Skype的網際網路屬性很弱,這就導致他們的廣告收入很少,連Helo的零頭都沒有。Skype的絕大部分收入,都是來自跟運營商合作的撥號增值服務。”
唐斌辰最擅長這些披著網際網路外衣的“惡性競爭”了,冷哼道:“那就好辦了,我們不需要靠著這項增值服務來賺錢!至少短時期內不需要!我們可以提供最有競爭力的報價!Helo的套餐要比Skype更優惠,Helo的付費要比Skype更好!等搞死了Skype,以後再提價尋找更大的利潤空間也不遲。”
很快,大家就達成了共識。
這個撥號的付費增值服務,必須要搞。這沒有破壞Helo主體免費產品的結構,只是在免費產品之上又增加了一個新的付費增值服務,有需要的可以開通,沒需要的可以視而不見。
國內不允許這類的增值服務出現,使用者想要打電話,就只能使用運營商提供的專有渠道。
海外沒有這層限制。
市面上有很多可以從網際網路上發起的撥號電話產品,無一例外都是收費產品。
使用者習慣已經培養起來了。
Helo依靠著自身免費屬性帶來的龐大流量和使用者,直接去摘果,去開通相關的付費增值服務就行了。
不過,庫裡安對Helo的產品思路還沒有完。
除了區域性地區的全收費、全地區的區域性收費外,他還提出了一個全地區的全收費策略。
這就是網際網路軟體的產品經理和傳統軟體的產品經理,在產品思路上的本質不同了。
做網際網路產品,第一件事考慮的是擴大規模!
怎麼擴大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