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向陽手底下就有兩個類似的AI專案,都是跟大學合作的,一個是跟牛津大學計算機學院合作的AI專案,一個是跟港大計算機學院合作的AI專案。
都是在致力於利用最新的深度學習模型來開發AI的圍棋產品!
這兩個團隊都是純科研,他們的思路當然跟周大老闆不太一樣。
他們做圍棋AI,是為了透過這款產品來進一步地推動深度學習模型的改良,是在技術上的追求。
周不器不一樣,他主要尋找的是一個市場中的契機!
雙方的理念不同,但過程上有了一致性。
沈向陽馬上佈局,開始行動。
周不器為了表示出對這個專案的重視,就跟著他一起去了英國,先去跟牛津大學的團隊交涉。
大學的科研團隊實力,花費是挺少。
可是要論硬核實力,肯定還是沈向陽手底下的那些高薪聘請來的全職AI科學家團隊更厲害,也能夠更專注、凝聚力也更強。
紫微星要啟動AI圍棋專案“Rokid”的計劃,很著急,不能拖。
沈向陽深知這個道理。
所以,這時就不要從零開始摸索了。
直接去接手半成品的專案就行了。
先調研一下牛津的團隊的專案,再去港大研究一下他們的專案進展和技術成果,然後……紫微星這邊就會出一筆錢,把這個專案直接買斷!
買斷了專案之後,大學團隊就會由主力軍變成輔助兵,沈向陽手底下的AI團隊會接手這個專案,重點發力、重點攻克!
要不惜代價地完成周大老闆佈置的任務!
周不器花了三天時間,跟著沈向陽和他的三個助手科學家一起,從倫敦飛到了港島,分別見了兩個大學團隊。
然後就確定下來了。
紫微星會出資170萬美元,把兩個半成品專案都買下來。同時,沈向陽這邊則會親自帶隊,成立一個全新的名為“Rokid”的課題組,要以核心任務的勢頭把這個專案做起來!
接下來,周不器要回首都,沈向陽要趕緊去矽谷解決這件事。
在離開之前,沈向陽還有些猶豫,“專案名字,真叫Rokid?”
“啊?”周不器有些好笑,“你有別的什麼好主意?”
沈向陽道:“感覺有點不倫不類。”
周不器不這麼認為,“Rokid現在搭載在Aster4裡,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公眾名氣,是一款很有知名度的AI產品。”
“我的意思……有沒有必要叫Rokidwei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