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高風險的研發工作,科技公司就越是需要跟大學合作。
比如紫微星的人工智慧開發,就跟全球超過10所大學展開了合作,包括國內的清華北大、北科北理、復旦南開,港大港中大等等。
國外的大學,主要是分佈在歐洲和韓日,其中每年投入科研經費最多的當數英國的劍橋和牛津大學。
紫微星每年跟大學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科研總投入,超過8500萬美元,已經開展了超過30個相關的科研專案。
其實暢遊也一樣。
現在周不器還沒有正式入主暢遊,還沒有走程式。
不過,有一些工作他已經行動了。
跟南加大、哈佛、麻省理工、賓夕法尼亞等7所美國高校的遊戲中心展開了合作,每年預計會投入1500萬2500美元,來資助這些遊戲中心的團隊進行遊戲開發。
做遊戲的技術難度其實不算太大。
難的主要是市場判斷,難的是讓玩家們能夠認可自己開發出來的這款遊戲產品,主要存在的是市場選擇上的風險。
開發遊戲的風險,一點不比開發人工智慧產品小。
就很有必要和大學合作。
同時也能深入第一線跟大學生們搞好關係,為未來的人才擇業撈到優先權。
在這些專案的合作中,開發出來的產品版權,基本是統一的模式,以4:3:3的比例來分成。是投資方佔比40%,學校佔比30%,科研團隊佔比30%,並且資方擁有完全版權的優先購買權。
就比如南加大的遊戲中心的一個遊戲團隊申請了暢遊提供的開發基金,拿到錢之後真的開發出了一款很優秀的遊戲。
那麼這款遊戲的版權就是暢遊佔有40%,南加大佔有30%,遊戲團隊佔有30%,各方的利益都有照顧,互利共贏。
有很多經典的遊戲其實都是由大學的團隊開發出來,比如周不器運作到暢遊手裡的卡牌遊戲《三國殺》,這遊戲就是由大學團隊做出來的。
後來花了一大筆錢,才把版權買過來。
這一次,IBM來勢洶洶。
可是IBM的技術不太夠看,炒作的很厲害,硬核技術上不太達標,只能是雷聲大雨點小。未來,是谷歌延續著這個路線,靠著“阿爾法狗”一炮而紅,成為了行業里名副其實的新霸主。
這一次,就不勞煩谷歌了。
周不器要打一個時間差!
IBM行動了,而谷歌尚未行動的時間差!在這個時間段裡,紫微星要提前出手,率先扛起AI領域的扛鼎大旗!
巧了,這個世界上永遠不缺聰明的人。
周不器也不是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