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宋的天空> 第八十六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六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 (1 / 4)

宋軍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在錯誤的指揮下,打了一場錯誤的遭遇戰,被遼軍給包了餃子。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這場仗有多激烈,夜幕之下,面對著十多萬宋軍,遼軍鐵騎如砍瓜切菜一般,來回的衝撞廝殺,小小的高粱河區域,頓成人間的絞肉機,幾萬個鮮活的生命,就此喋血疆場。

大宋皇帝趙光義大腿上捱了兩箭,乘坐著一輛驢車,狂奔一百多里,遼將耶律休哥帶著傷乘坐馬車也跟著狂追了一百里。在幽州通往涿州的官道上,一個是拼命地跑,一個是玩命地追,夾雜著時不時的鵰翎箭雨,攔截廝殺,雙方玩出了一場歷史上最長的飆車馬拉松。

遼軍追到涿州,耶律休哥見無法追上,怕中埋伏,命令大軍停止追擊,在高瓊、呼延贊等將領的護衛下,趙光義總算撿了條命。

激戰了一夜,宋軍損兵折將,趙光義逃走涿州,除了他身邊的侍衛,沒有人知道,或者知道的人已經被遼軍斬殺。天亮時分,臣子們找不到皇上,心裡面那不是一般的急,皇帝是死還是被俘,沒人知道。

國不可一日無君,群龍無首,必將大亂,大宋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把控不好就可能會引發混戰,難道讓天下再一次四嗎?這正是石守信等大宋元老們最擔心的事情。

皇上人選是現成的,不用找,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就德昭了。於是,石守信聯合潘美、劉遇、史珪等大宋股肱將領,召開陣前緊急會議,大家一致同意擁立太祖嫡長子趙德昭為新君。很快,趙德昭被眾將擁至營中大帳,眾將一起跪倒,要求他當皇帝,重整旗鼓,統領全軍,殺敗遼軍。

“如今契丹武力正盛,我軍新敗,皇上失蹤,軍心動盪,社稷岌岌可危,天不可一日無日,國不可一日無君,我等願意擁立貴人為新皇,願我主重整旗鼓,蕩平北蠻,護我家邦,揚我國威,興我大宋,則天下幸甚,臣等幸甚!萬民幸甚!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說完,眾將一齊向上叩頭。

趙德昭連連的擺手,“使不得!使不得!這萬萬使不得……!”

眾將愕然,這天底下還有不想當皇帝的?你是太祖趙匡胤的嫡長子,這天下本該就是該你傳承的!

趙德昭道:“列位叔叔伯伯,你們很多都是跟隨太祖皇帝走南闖北的兩朝元老,股肱之臣,皇上平日裡待我等甚厚,現在,皇上音信全無,生死未卜,大家應該全力以赴,找到皇上,穩定軍心,整軍再戰,方為上策!”

擁立新君,無異於犯上作亂,趙德昭不接這個皇帝,就是將所有的將士們放在火上烤,此事非同小可,弄不好那是要滿門抄斬的,這種事趙光義是有可能做得出來的!眾將大眼瞪小眼,不知所措,一時間亂哄哄的,說啥的都有。

現在是什麼時候,此時是關乎大宋時局和命運走向的危急時刻,如果趙德昭向前一步,像他爹當年那樣,照葫蘆畫瓢,再搞一個“幽州兵變”黃袍加身,這天下就回到了自己的手裡。可以說,此時此刻,是趙德昭一生中第二次能夠當皇帝的機會,也可以說是最好的時機。

眼看著就能奪回本屬於自己的江山,趙德昭卻退卻了。一旦他答應做這個皇帝,就算大家找到了趙光義,那也是個過氣的廢皇帝,即使不除掉趙光義,也會將他軟禁。這些擁立的將士們,不會讓趙光義好好的。畢竟以趙光義的性格,這些擁立新君的將領的結局是可想而知的,肯定都會被趙光義處死。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誰都會不惜一切地保護新君趙德昭,除掉趙光義。

趙德昭在最關鍵的時候,膽怯了,放棄了這麼一個大好的時機,這是慈悲呢?還是愚忠而不懂變通?也許只有他自己知道。

有人說趙德昭這孩子太老實,還有些木訥,甚至有人認為他是不是有點傻,其實,這正是德昭的處世之道。@*~~有老爹在的時候,他是最有可能成為儲君的人,如果太過張揚,整天。

張牙舞爪,酒肆勾欄,遛鳥泡妞,這樣的人還會有人願意推舉他做皇帝嗎?一直以來,趙德昭給人的感覺就是謹言慎行,為臣忠心,待人寬厚,平易近人,一心為國為民。

幸福是什麼?其實幸福並不複雜,餓了,吃上一頓飽飯就是幸福;渴了,喝上一杯水就是幸福;困了,好好睡上一覺就是幸福;累了,放鬆清閒一下就是幸福;愛時,牽掛是幸福;離後,回憶是幸福;車裡有油,兜裡有錢,四季有衣穿,這就是幸福。人生,由我不由天,幸福,由心不由境。趙德昭就是具有這種幸福感的人。

今天擁立不成,也為趙德昭日後的悲慘結局埋下了隱患。幸福,對趙德昭來說,意味著馬上變成悲劇。

◆下旨撤軍

高梁河之戰,趙光義敗得很狼狽,差點被耶律休哥給抓了俘虜。逃到涿州,隨軍太醫廢了好大的勁兒,將趙光義腿上的箭鏃取出,箭頭入骨很深,趙光義流了很多血,吃了不少苦頭,半個身子都不能動彈。趙光義發誓,從此之後,再也不御駕親征了。

趙德昭這邊把“皇上”推來推去,在涿州的趙光義得到訊息,被嚇得半死,也氣得半死。

趙光義知道自己得位不正,太祖趙匡胤死得太過突然,趙德昭沒能搶在趙光義前面登上帝位。論政治經驗和武裝勢力,趙德昭是無法跟自己這個叔叔相比,然而,趙德昭的存在,一直是自己帝位的最大威脅。所以,對趙德昭的防範,趙光義一直不敢放鬆,每次出征或遠行,都要把趙德昭帶在身邊,單獨將他留在開封,不放心哪!這不,一天沒看到他,趙德昭竟然就要當皇帝了。

有人竟然敢揹著他玩擁立,這是誰的主意?誰有這麼大的膽!於是,趙光義立即派人到幽州傳旨,曉諭三軍將士:皇上現在涿州,一切安好,大家莫要慌張!詔令,戰事稍停,大軍疲憊,接到詔令,立即整軍,班師回京,欽此!

潘美、曹彬、石守信、宋偓等諸將,接到詔令,只得聽命,由孟玄喆、崔彥進等人帶兵斷後,諸將心懷忐忑,各率本部人馬陸續向南回撤。

第二天,大軍到達涿州,諸將紛紛前來見駕問疾,大家都跟沒事人似的,既然自己說話還算數,趙光義也揣著明白裝糊塗。

接上鑾駕,三軍人心稍安,趙光義下達口諭:詔令大軍即日班師回朝。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