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守軍看到河裡有人,迅速啟動連動車弩,對準了這些皮船。
如房屋椽子般大小的箭矢,從城上飛流直下,直接砸向趙匡胤等人。
眼看趙匡胤性命危矣,在一旁的牙將張瓊,挺身而出,用身體做擋箭牌,護住了趙匡胤。那支射向趙匡胤的利箭,穿透張瓊的大腿,頓時血流如注。
趙匡胤等人緊劃慢劃,小船終於衝到岸邊。再看張瓊,人已昏死過去,估計張瓊的血也快流乾了。
這是趙匡胤一生軍事生涯中,最要命的一次歷險。如果沒有張瓊的掩護,估計趙匡胤看不到明天的太陽,更沒有後來宋朝什麼事。
在軍醫的搶救下,張瓊又甦醒了過來,胳膊粗細的箭矢還在腿上插著呢,再怎麼止血,它還在流血。軍醫想盡了各種辦法,無法拔出箭頭,趙匡胤急得直跺腳,軍醫給出的意見是“破骨出之”。
張瓊叫人端來一大碗酒,咕咚咕咚幹了個底朝天。從容自若地言道:“來吧!”
軍醫敲碎大腿骨,終於將箭頭取出,張瓊又流血數升,再次昏迷過去。
看著張瓊在死亡線上掙扎,趙匡胤的心也在流血,他擼起自己袖子,怒吼道:“軍醫,抽我的血給我兄弟!我要讓他活!”
那時候沒有獻血輸血的技術,還好,張瓊福大命大,總算是撿了一條命。腿傷恢復得很快,不久,又能披甲上陣了。
壽州主將劉仁贍積勞成疾,臥床不起,已經病得不省人事。
萬般無奈之下,李璟派右僕射孫晟為司空,與禮部尚書王崇質,向周世宗柴榮奉上奏章,願意稱臣,割讓土地,希望效仿兩浙的吳越、湖南的楚國,敬奉中原號令,進獻貢品賦稅,作大周域外臣子。又貢獻黃金千兩,白銀十萬兩,羅綺二千匹。
三月十三日,孫晟等人到達後壽州周世宗行宮。
柴榮讓南唐使臣孫晟等人,拿著李璟的詔諭,讓他招安南唐守將劉仁贍,讓他獻城投降。
劉仁贍見到孫晟,在城上身著戎裝行叩拜禮。
孫晟對劉仁贍道:“您身受國君深厚恩澤,不可開啟城門迎納敵寇。”他的話傳到柴榮耳朵裡,柴榮的鼻子都氣歪了,立即派人把孫晟抓來。
孫晟不屈不撓地說道:“外臣我身為宰相,又豈能教唆我們的節度使叛變投敵呢!”
柴榮想想也對。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柴榮無奈,只得放了他。
南唐還是有硬骨頭的,孫晟就算一個。
不是所有的人都長著這樣一副硬骨頭,比如劉仁贍兒子劉崇諫。
趁著父親病重,為了保住全家性命,私下裡和將領們圖謀,決定乘夜偷潛出城,投降大周。
是夜,當劉崇諫正要乘舟渡河時,被哨兵發現,扭送城中。
劉仁贍大怒,命左右將他推出斬首。
監軍使周廷構意欲求情,劉仁贍下令關上中門,不讓周廷構入內,並且傳出話去:“逆子犯法,理應腰斬,如有為逆子說情者,罪當連坐!”
周廷構無奈,只得向劉仁贍夫人薛氏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