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氏強忍悲痛,說道:“崇諫是我的孩子,何忍殺害!可是軍法不可私,名節不可虧,如果包庇一個崇諫,劉氏一門忠孝至此盡喪,還有何面目再見將士!”
最終,劉崇諫被斬首,士卒們都感動得哭起來,願意以死守城。
兒子崇諫一死,劉仁贍傷心之下,病情愈發的嚴重,多次出現嚴重的昏迷。
壽州城也彈盡糧絕,面對城下的後周大軍,城內的監軍周廷構、張全約等人商議,決定以劉仁贍的名義,向後周軍投降,希望以此保全壽州免遭周軍屠戮。
劉崇諫屍骨未寒,監軍大人周廷構就帶人開啟了壽州大門,放下吊橋,迎接周軍入城了。
天上飄來一行字,這算什麼事!
柴榮把漢高祖劉邦的那一招也搬了出來,與三軍約法三章。
第一,殺人者死;第二,傷人者要抵罪;第三,盜竊者也要判刑!
命令大軍秋毫無犯。
民以食為天。進城之後,柴榮首先開倉放糧,老百姓都快餓禿嚕皮,再吃不上一頓飽飯,全都要餓死了。
周世宗柴榮走到哪裡,都得到壽州城的百姓熱烈歡迎,這就是糧食的魅力。
柴榮命人將劉仁贍抬到營帳前,見其只有出的氣,沒有進的氣,人已經不行不行的了,甚為感動,為將如此,也確實無話可說的了。
詔令賜劉仁贍玉帶、御馬,讓他回城養病。
柴榮敬重劉仁贍的忠勇,任命他為檢校太尉兼中書令、天平軍節度使。
世宗在詔書中寫道:“劉仁贍盡忠所事,抗節無虧,前代名臣,幾人可比!”
可是,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
當天,劉仁贍懷著終生遺憾氣絕歸天,享年五十八歲。其妻薛氏悲痛憤懣,也跟著絕食而亡,烈女賢妻,古今少有。
周世宗派遣使者弔唁,喪事一切費用由官府承擔,追封劉仁贍為彭城郡王,讓他的兒子劉崇贊擔任懷州刺史。
壽州原來的治所在壽春,柴榮因為它難以攻克,於是將城遷移到下蔡,恢復它的軍鎮建置,稱為忠正軍。以此來表彰劉仁贍的忠節。
壽州,因為有劉仁贍這樣一塊硬骨頭而名垂青史。
南唐中主李璟聽說壽州主將劉仁贍過世,也追贈他為太師。
五月一日,雨季又要來了。
二徵南唐,終於佔領壽州,解決了後防的問題,收穫也算不小,柴榮下令班師回京。
張瓊的腿傷恢復得很好,騎馬也不成問題了。趙匡胤摟著張瓊的肩膀頭子,笑道:“好兄弟,回京後,哥請你吃桶子雞。”
“好啊!”張瓊一揚馬鞭子,戰馬奔出去好遠,“雞,俺要親自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