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宋的天空> 第一卷 飛龍在天 第二十一章 壽州驚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卷 飛龍在天 第二十一章 壽州驚魂 (1 / 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南唐最大的倚靠不是兵甲之利,而是長江天險。

北方人不善水戰,柴榮自身就是個旱鴨子。後周還沒有屬於自己正規的水軍,要打南唐,必須發展壯大水軍。

眼下,柴榮最要做的就是造船,而且是能打仗的戰船。

一回到汴京,柴榮就貼出告示,大量徵集工匠。城西汴水之上,從此熱鬧繁忙起來,數百艘戰艦同時開工建造了。

與此同時,柴榮又挑選兩千名水性好的兵將,組建大周第一水軍,命南唐的降卒教授水戰。

這一切,都是為了掌控與南唐水上開戰的主動性。

雖然有御醫的精心調治,雖然有趙普無微不至的呵護,趙弘殷還是撐不過去了,病情越來越嚴重。

我們看遍了滿天星河,也找不出哪一顆星能比得上母親的容顏燦爛,我們踏遍了萬水千山,也沒發現哪座山會比父親的肩膀堅實。

父愛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必要時,包括自己的的生命。

回京後不久,顯德三年(956)年的七月,趙弘殷病逝。

不知道,趙匡胤是自責呢?還是自責呢?還是自責呢?

顯德四年(957)二月,元宵節一過,周世宗柴榮開始了他第二次親征南唐的戰爭步伐,後周大軍一直開到壽州城下。

三月初三,柴榮命令先鋒趙匡胤猛攻紫金山寨的南唐大營,

十八里灘砦,後周軍的戰船被唐軍的戰艦圍住,有一員大將,手持甲盾大刀,鼓譟而前,所向披靡,如入無人之境,眾莫敢當,直奔趙匡胤而來。

眼看趙匡胤有性命之憂,在他身邊的張瓊,眼疾手快,拉弓搭箭,一箭命中敵將胸口,唐軍震驚,紛紛退卻。

趙匡胤連破數寨,斬獲唐軍三千餘人,截斷了壽州城與外界的通道,使唐軍首尾不能相救,各個孤立無援。

初四日,唐軍內部發生分裂,大將朱元、朱仁裕、孫遴等各部舉寨投降。

初五日,唐軍紫金山大寨被攻破,全軍覆沒,唐軍傷亡四萬人,趙匡胤一舉繳獲船艦數百艘,車馬器械、糧草輜重不計其數。

壽州告急,廣陵守將馮延魯、光州守將張紹等,或逃跑或投降,都不能堅守。

南唐中主李璟坐在金殿上,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他向大臣們詢問是否應該親征來抵禦後周大軍,中書舍人喬匡舜認為不行,李璟勃然大怒,以擾亂軍心罪,把喬匡舜流放到了撫州。

李璟又問神衛統軍朱匡業和劉存忠,朱匡業不說行,也不說不行,他只用一句詩作為回答:“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劉存忠道:“臣也同意朱匡業的意見”。

李璟氣的直哆嗦,把朱匡業貶為撫州副使,劉存忠被流放到了饒州。而李璟自己最後也沒有踏出金陵城半步。

世宗一天也沒停下攻城的腳步。

先鋒趙匡胤帶兵乘坐牛皮船,進入護城河,想透過水門,攻進城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