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宋的天空> 第一卷 飛龍在天 第十八章 奉詔整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卷 飛龍在天 第十八章 奉詔整軍 (2 / 3)

從趙匡胤的報告,可以看出趙匡胤卓越不凡的軍事才能,和穩妥幹練、有主見的處事風格。

柴榮對趙匡胤從此更加的信任和賞識。

◆ 世宗滅佛

佛教在中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佛祖出生在周昭王二十四年,大約是公元前1027年,印光大師、虛雲長老都是這樣開示的。

佛祖釋迦牟尼,原名喬達摩•悉達多,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的太子。他在藍毗尼花園誕生那天,正是西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初八。

據《周書異記》記載:當天,都城洛邑附近的江河漲水溢位河床,泉池湧泉,山川、宮殿震動,一道五色光貫入到宮中,接著天空變成青紅色,城中香氣四溢。

昭王問群臣:“這是什麼徵兆?”太史蘇由占卜後答道:“這是上天降下的祥瑞,與本朝並無干係,此乃西方有大聖人降生,且這聖人所教化的道法,將在千年之後傳到本國土。”昭王聽罷,命人將這件事情刻在石碑上,埋於王城南郊。

這件事發生後的一千多年以後,時間來到東漢。

《後漢書》記載:東漢永平七年(公元64年)的一天夜裡,漢明帝劉莊做了一個奇異的夢,夢見一位神異的金人,身高六丈,背項發光,從空中飛行而來。

第二天便詢問眾臣,太學聞人傅毅回答說:“周昭王時,西方有佛出世,其身長一丈六尺,遍體金色,陛下夢中所見的金人,應該就是佛吧!”

博士王遵接著加以證實道:“據《周書異記》的記載,佛出世時,天地間呈現出諸多祥瑞,周太史蘇由曾預言,佛的教化將在一千年後傳到這裡。臣以年代推算,蘇由預言的正是現在這個時候,陛下夢見的,想必是佛無疑。”

於是,漢明帝便派遣蔡諳、秦景、王遵等使者十二人由洛陽出發,前往天竺國尋求佛法。這十多位西行求法者越過天山、蔥嶺,輾轉來到古大月氏國(今阿富汗一帶)。在那裡,他們遇到了印度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

永平十年(67年),蔡諳等西行求法者同兩位印度僧人回到洛陽,帶回了經書和佛像。第二年,漢明帝下令在洛陽城雍門(正西門)外,根據天竺佛寺式樣,建造了中國第一座佛寺。鑑於佛經佛像是由白馬馱載而來,遂以白馬為名,就是今天的白馬寺。

自此,佛教在中國大規模傳播。

從古至今,信奉佛教的善男信女有很多,許多王朝都將佛教奉為國教,捧上了很高的地位。比如:

北魏弘揚佛法,將佛教作為了國教;

南朝梁武帝,將佛教作為了國教;

女皇武則天以及唐朝很多皇帝皆尊崇佛教;

南唐國主李煜、吳越王錢鏐皆尊崇佛教;

元朝時,忽必烈將佛教立為國教;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本身就是和尚出身;

清朝也將佛教作為了國教,很多時候上早朝,皇上會帶領大臣們一起讀經。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是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教化眾生的基本方針。一切諸佛都教導弟子們,對世出世間一切惡行皆不要去做,而對於世出世間的一切善行應當積極努力的去奉行。

佛門當中不乏高僧大德,開悟的大師,覺醒的聖人,比如達摩祖師、蓮花生大士、六祖慧能大師、智者大師、虛雲老和尚、弘一大師等等。

可見,佛教不僅僅是一種導人向善的文化,更是一種讓人智慧大開、超凡入聖的修行法門,不可等閒視之。

五代時期,連年的戰亂,讓中原地區到處是“人煙斷絕,土地荒蕪,荊榛蔽野,水利失修”。

戰爭首先是讓人口銳減,另外一方面,為了活命,很多百姓不得已遁入空門,有些人是真的看破放下,認真修行,四大皆空了。

這些人中的也有一部分是假和尚、假尼姑,他們是為了逃避兵役和稅賦,選擇出家的,出家對他們來說只是一種職業而並非一種信仰。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