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宋的天空> 第一卷 飛龍在天 第十八章 奉詔整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卷 飛龍在天 第十八章 奉詔整軍 (1 / 3)

一到開封,柴榮就開始論功行賞。

趙匡胤由於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深得朕心,被提拔為殿前司都虞候,領嚴州刺史。

禁軍是全國戰鬥力最強的“中央軍”,柴榮的後周禁軍有兩大編制,一個是殿前司,一個是侍衛司。

殿前司都虞候是禁軍主管軍法的副司令,趙匡胤一躍成為後周的高階軍事統帥,柴榮立即給他下達一個重要的軍事任務:整頓禁軍。

自打隋文帝楊堅開啟了科舉選官的新模式,科舉考試成了草根改變命運的直通車,登天的梯子。當年考取的進士,都會拜在主考官大人門下,自稱門生,因此科舉考試的主考官都會桃李滿天下,滿朝官吏都成了他的學生。

趙匡胤這次奉詔整軍,乾的也是主考官的活,一大批中下級軍官和普通士兵,透過這次整軍考核,紛紛被選拔出來,得以重用,這些將領,自然感恩戴德,都願意聽趙匡胤的,唯趙匡胤馬首是瞻。

為了搞好這次整軍工作,趙匡胤專門派人將道長苗廣義接到開封,協助他完成整軍工作。就好像鼓動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的僧人姚廣孝一樣,苗老道的心思也是全在如何讓趙匡胤成為真龍天子上面,有句話怎麼說的了,叫皇上不急太監急,現在的情況是趙司令不急,苗軍師急。趙匡胤每天干什麼,苗廣義知道,苗廣義每天干什麼,趙匡胤不太知道。

首先,苗廣義讓趙匡胤派人到昆明寨,將董龍董虎兄弟和他們的人馬,召至京城,編到禁軍裡,將這些人的身份洗白。

同時,招募那些混跡於江湖的草莽英雄(趙匡胤當初也做過遊俠的)加入禁軍,世宗柴榮也認為“趫捷勇猛之士多出於群盜中”,當初為打高平之戰,柴榮也招募了不少“山林亡命之徒有勇力者”,這些人投靠柴榮後,不但免去之前所犯的罪,甚至還有機會直接做上皇帝近衛的位置。在苗廣義的斡旋和招募下,張瓊等很多草莽英雄都相繼投靠了趙匡胤,這些人在以後也的確為趙匡胤的稱帝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身為後周天子的柴榮,想要的是一支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國家軍隊,趙匡胤很出色地完成了整頓禁軍這項任務。

禁軍當中,所有年老體弱的,能力才幹不足的,都被剔除,全部換成了那些年富力強的精兵強將,後周軍隊的戰鬥力大大增加了。

以國家的名義,趙匡胤把殿前司和侍衛司禁軍都換成了自己信任的人。

透過整軍,趙匡胤與楊光義、石守信、李繼勳、王審琦、劉慶義、劉守忠、劉光義、韓重贇、王政忠結為“義社十兄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勢力圈。

十兄弟,誰是大哥,誰是小弟,史書並沒有記載,這些人後來都成了趙匡胤的得力幫手,成為趙匡胤日後“肇基皇業”中不可取代的中堅力量。

經過這次整軍,趙匡胤所統轄的殿前司實力遠超侍衛司,成了後周實力最強的“中央軍”。

◆ 視察前線

有了能打硬仗的禁軍,按照王樸的《平邊策》,柴榮決定先南後北,先弱後強,開啟他的一統天下大業,順便檢驗一下整軍成果。

顯德二年(955),柴榮派王景、向訓率軍西征後蜀,欲一舉收復秦(今甘肅秦安)、鳳(今陝西鳳縣)、成(今甘肅成縣)、階(今甘肅武都)四州。

《孫子兵法》雲:“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打仗不但耗錢還耗糧食、耗軍需,十萬大軍一天吃飯就要十萬斤糧食。孫武子說:“日費千金。”千金就是一千斤黃金。家有一千斤黃金,這絕對是超級富豪,出兵打仗,軍隊一天的花費就可以幹掉一個超級大富豪。

七月,向訓在攻打鳳州時,戰事陷於僵局,軍需供應吃緊,朝中就有大臣提議,請求罷兵。

世宗不甘心師出無功,就想派一個人到前線視察一下,看看能否打贏這場仗。找誰呢?他的腦海裡閃現的第一人選就是趙匡胤。

趙匡胤當年作為遊俠,曾經遊歷過陝南很多地方,對當地的風土人情要比其他的人更為了解,同時,他有作戰和指揮經驗,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他是自己的拜把子兄弟,辦起事來,自己更放心。

趙匡胤請示了柴榮,帶上鄭恩一起出發了。

他認真檢視了地理,觀察了戰勢,然後寫了一份詳細的調查報告。在報告的最後,他給出了肯定的答案:“雙方對峙艱苦,時有激戰,我軍定能獲勝,陛下無憂。”

趙匡胤這麼說,柴榮懸著的一顆心總算可以落地了。

一個多月後,果然捷報傳回,周軍大破後蜀,秦、成、階三州相繼被納入後周版圖。

十一月,鳳州也被攻克。

至此,後蜀在陝甘的地盤,全被後周拿下。周軍在繼高平之戰後,又一次取得了大獲全勝的戰績。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