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打的就是銀子,不但消耗糧食,軍械,還有兵力消耗。周世宗柴榮認為不事稼穡的和尚尼姑越來越多,這已經大大影響國家的財政稅收和兵役徭役徵發。
為了讓僧尼回到生產第一線,促進經濟發展,實現國富民強,將一個處於內憂外患的後周政權打造成為五代第一強國。
後周顯德二年(955)五月,周世宗柴榮昭告天下:對大周土地上的寺院,“非敕賜寺額者皆廢之”,拉開了大規模的滅佛運動。
許多大臣極力反對皇帝這樣蠻幹,但柴榮不以為然。
趙匡胤一聽這事就慌了神了,當年他在武關道上落難時,沒少得到出家僧人的照顧,尤其那位襄陽老僧,不但對自己有救命之恩,還給自己銀子,為自己指點迷津。大恩未報,現在這些人卻要大難臨頭了,自己能為他們做點什麼呢?
他求見柴榮,請求他網開一面,對佛教不要斬盡殺絕,儘量多保住一些寺院,讓老百姓有個釋放心靈的聖地,緩解壓力的殿堂。不能搞一刀切,儘量保護那些古人留下來的文化遺產不受破壞。
柴榮想了想,沒答應。
“我要的是天下,一個大大的中華,一個統一的中華,佛門不是講究大慈大悲嗎,那就讓他發點慈悲給我大周,讓他的徒子徒孫還俗發展生產好了,要學佛也可以在家唸經,這一點我不反對,總之,生產勞動不能停,國家富強不能等。”
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趙匡胤極力勸諫,說的口乾舌燥,柴榮就是不答應。
趙匡胤窟通往地上一跪,他要死諫。
柴榮一氣之下,拂袖離開了。
苗廣義打聽到趙匡胤在宮中進諫這事,便讓人給符皇后送信,讓她出來打圓場,替趙匡胤說情。
柴榮也是一個略通書史及黃老之學的皇帝,他覺得自己這個二弟趙匡胤的話也有一定的道理。於是將詔令又做了一點補充說明發往全國各地。詔令如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除了有皇帝敕賜建造的寺廟之外,其餘一律拆毀,每縣只許留一座寺廟,而且以後無論什麼人都不得批准新建寺廟。老百姓也不得擅自出家,如果真有誰一心向佛也不是不可以,但要先透過考核。男子出家最低年齡為十五歲,女子出家最低年齡為十三歲。達到年齡條件的可以去參加“面試”,內容是當場背誦佛經七十紙至一百紙,不合格的一律不批准出家。
任何事物都講究個緣生緣滅,都是苦、空、無我,寺廟是這樣,佛像也是這樣。拆毀的銅製佛像被重新熔制鑄造成銅錢,鐵件被打造成軍械和農具。
經過兩個多月的滅佛運動,後周境內拆毀寺廟三萬三百三十六座,強制僧尼還俗的有六萬一千二百人。
歷史上有記載的大規模滅佛運動有四次,分別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和後周世宗柴榮,史稱“三武一宗滅佛”。
歷史沒有如果,但是一定會有因果。許多人都知道因果,也相信因果。
佛教典籍裡記載著這樣一種罪,叫“出佛身血”,屬於五逆罪,它和殺父殺母是一回事,必下地獄。
佛在世時,“出佛身血”就是惡意傷害佛祖,致使佛身體流血。佛陀入涅盤了,你惡意地去毀壞佛像,把佛像砸了,或是紙像,把它燒了,這也等於出佛身血,這是五逆罪,要下無間地獄的。
當然,這個問題也是有解的,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懺悔的,一念懺悔,也是可以化解掉的。《安士全書》雲: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亡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佛在世時,堂兄提婆達多經常用種種方法去害佛。有一次,佛在靈鷲山山道上行走,提婆達多想用一塊巨石砸佛,當山石跌下來的時候,金剛力士,也就是守著靈鷲山的山神,名叫貝拉,就用他的金剛寶杵劈打這塊巨石,石頭給擋回去了,但是也碎了,碎石散落各處,偏偏就有一塊石頭蹦到佛的小腳趾頭上,把小腳趾頭打破了,這是真的出佛身血。當時,大地裂開一道縫,提婆達多就生陷地獄,也就是從活活的肉身就墮到地獄去了,接著這個地又合上了。
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柴榮毀佛滅佛必定會遭到懲罰。
王樸算定柴榮本來能當三十年的皇帝,四年後的公元959年夏,柴榮在御駕親征“燕雲十六州”的時候突發疾病去世。
這個“五代第一明君”,只做了五年零六個月的皇帝,實在可惜可嘆!
辦完了這件“革命大事”,柴榮一天也不想耽擱,他開始馬不停蹄地籌劃攻打南唐的事宜。
顯德二年(955)十一月,周世宗柴榮釋出討伐南唐詔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