骷髏鑽出地面,立時矯若猴猿,枯手搶過旁人兵刃、便大肆揮砍起來。許多行營兵募猝然不防、登時中招,霎時間渠岸之上一片哀嚎。
原本相持的戰局、登時被這骷髏異軍打破,田承嗣臉上覆又顯出狂喜之色。當即又許下金銀、財帛、官職、戰勳,喝令麾下之人全力拼殺。
李長源與一眾老道本已取出法器,預備將這自封“燕山聖君”的妖物降服。卻不料霍仙銅率先出手,不知使的什麼邪法、竟招來這許多“六骸陰兵”!
陰兵搶刀奪劍、逢人便砍,卻不懼兵刃加身。即使被長槊砍下顱骨、斬斷腰椎,也能自行拼接。一旦復原如初、便會對傷它之人窮追不捨,直至斬殺才肯罷休……
見此亂象,李長源面色終於沉了下來。一面從懷中摸出一把赤豆,連甩帶彈,將這些赤豆打向陰兵眉心玄竅。每一顆赤豆打中、便會化為一蓬黑煙,中招的骷髏便似施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原地,任人宰割。
然而不消片刻,這些被赤豆定住骨架、砍作數段的陰兵,卻又從泥水中爬起,自行拼接好骨架。接著紛紛揮起枯爪、兵刃,向李長源圍攻上來。
幾個老道見狀,豈會袖手旁觀?也都揚起各自手中法器,與潮湧而至的“六骸陰兵”鬥起法來。
一時間各種銅鏡、墨倉、桃木劍、天蓬尺、敕神旗……揮擊而出,將許多陰兵打得散落一地:有的落地後,尚能復元;有的滾落泥中、被踐踏久了,竟失了邪異,成了一堆無用的殘骸……
渠岸眾人,正自膠著。
忽地幾聲震耳欲聾的羯鼓,從四面八方傳來,敲在了眾人心上:
嘭、嘭!嗙嘭!嘭、嘭!嗙嘭!嘭、嘭、嘭、嘭……
接著一道拉長了音調的俚歌,伴著“嘭嗙”作響的羯鼓,在渠岸上空響起:
妹妹若是來看我,莫要坐那牛車來~老牛身上牛虻多,我怕妹妹被它蟄!
妹妹若是來看我,莫要走那山路來~山坳裡面賊人多,我怕妹妹陷賊窩!
妹妹若是來看我,莫要進到洛陽來~洛陽城中公子多,我怕妹妹拋下我!
俚歌攏共三段。每一段唱完,中間便要夾上一串叮叮咚咚、醉人心魄的琵琶聲。既低徊懊惱,又蒼涼高闊。
琵琶響罷,鼓聲又起。
放歌之人內息悠長,一唱三嘆,是以鼓聲雖大,卻蓋不過這人的歌聲。
再去細聽這俚歌,只覺荒腔走板、粗陋不堪,無可奈何中,卻也帶著三分俏皮。
混戰的人群中,當即有人忍不住笑將起來。初時只一兩人、漸漸連成一片,不論是敵是友,俱被這俚歌所擾,手中兵刃竟都漸漸慢了下來。
笑聲最大之人,卻是方七鬥。只見他雙刀跌落、滾在汙泥中,已然笑得前仰後合。忽地騰躍而起、躲開一人偷襲,朝著半空笑道:“敢問這位朋友,唱的什麼曲子?當真妙極!”
那放歌之人雖不知所蹤,卻亦笑著回道:
“俺這曲子喚作《邙山俚歌》!尊駕若是喜歡,俺便接著唱來!哈哈哈!”
本站最新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