鷲旋寂靜塔,馬向洛陽城。
三位麻葛走後,柳曉暮才看向碩果僅存的鐵索衛、金剪衛、秤桿衛、潛蛟衛、火弩衛、連枷棍衛等教徒,帶著聖女小蠻,攏手作焰、鄭重行了三下聖火禮。
諸衛教徒一驚,紛紛單膝拜道、攏手還禮。
柳曉暮才振聲道:“諸位教中弟兄!十五日一役,爾等折損最多、死傷最重,卻無一人臨陣而逃,懼死退縮!神主阿胡拉傳教中土,能得爾等擁戴信奉,實是萬靈之幸、生民之福!爾等虔誠之心、忠勇之行,必被諸神錄入‘三善玉簡’,百年身後,可登仙堂!”
諸衛聽罷,無不熱淚盈眶。那入塔聖葬的二百七十八具屍身中,不是血濃於水的父兄姊妹、便是同席飲啄的摯交親朋。聖姑今日不但令傳教聖使,為死難教眾親眷送去撫卹銀錢,還為生還眾人身後之事,立下禱祝。如此撫生悼死,足可見聖姑恩德無量、仁義無雙。比之道門三清、釋家佛陀,只怕也不遑多讓。
中土之人信教,往往最講求實際。若能有求必應、有惡必除、有難必救、有冤必彰……不論名門正道、還是旁門左道,必會有人趨之若鶩,甘為牛馬、供其驅使;以便成全私心、暗遂妄念。至於百年之後、是昇仙堂還是下地獄,對自己來講,哪顧得了許多?於後人而言,卻是個自圓其說的因果。
柳曉暮見諸衛順服,心底也暗暗鬆了口氣,又掃視了一眼教眾:“這幾日太微宮猖狂,城中俱是惶惶之地。爾等便在城外各自散去,好好隱遁療傷。若教中有事,再傳訊相召!”
“瑪古!!!”
諸衛一聲應和,聲如滾雷,在天穹下久久震盪。旋即,諸衛向聖姑、聖女依次行過聖火禮,才各自分了些撿回來的殘兵斷刃,向四面散去。
柳曉暮將諸事分派已定,才向龍在田抱拳道:“龍幫主,事出突然、始料不及!如今覃府被抄、覃湘楚亦下落不明,答應給貴幫兄弟的腳費,只怕須延誤幾日了。”
龍在田聞言,心中自是老大不痛快。然方才見這聖姑遇事不亂、指揮若定,想來不是反覆無常的性情,只得拱拱手道:“聖姑言重!貴教既有麻煩,乞兒幫又怎會行那落井下石之事?況我幫眾本就行乞為生,不急這一時半刻。”
柳曉暮笑道:“龍幫主深明大義,便請您先行一步回去。我幾人在此招搖半日,怕早被太微宮眼線盯上,須得小心入城,免得給乞兒幫引去麻煩。不知幫中可有輕功尚可之人?與我等同行、好做個嚮導。”
“聖姑心細如髮,顧慮周全。只不過,”龍在田遲疑片刻,卻是苦笑搖頭,“教中習武者本就寥寥,至於輕功、老乞兒尚且稀鬆平常,更何況其他幫眾……”
楊朝夕聽罷,卻是劍眉微揚:“龍幫主這般說,便是拿小道當外人啦!小道既忝為乞兒幫客卿長老,又與曉暮姑娘相熟,這個‘嚮導’、便交給我來吧!”
龍在田這才欣然一笑,向楊朝夕道了聲“有勞”,便攜眾而去。
柳曉暮似笑非笑:“小道士果然能者多勞!何時做的乞兒幫客卿長老?我竟不知。”
楊朝夕撓頭道:“前些時日、為交好這位龍幫主,好向他借幾件降妖法器,才客隨主便、稀裡糊塗做了客卿長老。卻不知曉暮姑娘,要如何‘小心入城’?”
柳曉暮嫣然道:“若是旁人,便須麻煩些,既然你來做‘嚮導’、卻要容易許多!咱們各展輕功,繞城而行,過上東、建春、永通、長夏、定鼎五門後,在厚載門外匯合。然後扮個販柴賣絲的村夫村婦,大大方方入城便可。若是腳程夠快,說不定、還能趕在龍幫主他們前頭。”
楊朝夕早知這柳曉暮一肚子詭詐計謀,果然今日,連喬裝扮醜都用上了。只好雙手一攤、故意擠兌道:“小道這身破衣爛衫、再尋些枯木乾柴,倒是活脫脫販柴的村夫。只是似姑娘和小蠻這般柳搖花顫、粉濃黛深,哪有半分村婦的模樣?”
柳曉暮早沒了方才殺伐果斷的氣勢,旋身一轉,輕笑含媚,那紫襦翠裙、瞬間幻化成褐衣麻裾。再向上瞧,只見荊釵簪發,塵垢滿肩,面色焦黃,厚唇乾裂。除了眸子靈動、笑聲未變,眼前赫然便只是個粗服亂頭的村婦。臂彎還挎著只破舊竹籃,裡面塞著十多束絞絲。
楊朝夕瞧得目瞪口呆,小蠻已在一旁掩口而笑。
柳曉暮神氣活現:“姑姑幾百年道行,不過是變一副模樣,雕蟲小技罷了!便是小蠻、雖不修道術,卻也有一手不俗的易容功夫,待會包管叫你大開眼界。咯咯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