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連施行王道的機會都沒有,那又何來王者之師。
所以,先生的言論雖然容易施行,但實則在現在卻無法施行。
寡人聞老子云: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說的大概就是這個吧。”
荀況聞言,心中沉吟起來。
當年武王伐紂,一戰定天下。可是,現在的情況又完全不同,如今天下強國有七,彼此相互牽制,關係混亂而複雜,一國強大其他幾個國家就會圍攻,戰事剛結束,然後下一場戰事有來了。
就比如現在,齊國才擊退五國聯軍,可是,據他所知,現在齊國又在準備下一場戰事了。其中休息的時間,連半年都沒有。
難道王道真的不能施行?還是王道在現在這個時代行不通?還是王道走其他道路,僅僅只是孔子、子夏、孟子這些儒家大賢的道路走不通?
此時,田冀見荀況沉思不語,有對眾人道:“王道是寡人所向往的,但是王道難以施行,這也是寡人所惋惜的,王者之師固然可以無敵,但是王者之師卻不可得。
寡人思之許久,然後終於想到了天下還有一種軍隊,比王者之師還要厲害的軍隊,寡人名之為義兵。”
“義兵?”荀況一聽,立即皺起眉頭。
義兵者,正義也。如今各國都講究師出有名,所以所有的軍事行動,全都標榜自己為正義的,全都號稱自己是義兵。
但其實···各國征戰不休數百年,誰是正義的,誰是邪惡的,誰是暴兵,誰是義兵?
若是三百年前,或許還有義兵,但現在嗎?
廝殺數百年,大家滿腦全是戰爭,所有國家都在為戰而戰,已經沒有一個義兵了。
不然,他儒家的人又何必到處鼓吹仁義之道呢!
想著,荀況遲疑的看著齊王,問道:“敢問大王,何謂義兵。”
田冀聞言,見眾人全都看過來,沒有回答,而是向一側的鶡冠子問道:“先生年輕的時候曾奔走各國,又曾在齊趙楚三國用事,不知先生為何如此奔走,難道是為了功名利祿嗎?”
鶡冠子聞言,又見眾人都看著他,笑著道:“若是為了功名利祿,老朽當年就不會從齊國去趙國,若是為了功名利祿,老朽就不會放棄趙國回到楚國,若是為了功名利祿,老朽又何必舍趙就齊!”
說著,鶡冠子嘆道:“老朽現在已經半隻腳踏入墳墓了,之前已經隱居十年,已經沒有多少功利之心了。而老朽現在之所以出現在這,乃是為了輔佐賢君,成就大業,結束這紛亂的天下。
所以,雖然老朽可以確定自己看不到這天下結束亂世的時候,但是,老朽這把老骨頭,還是願意為天下出力,為結束亂世而儘自己的力量。”
“善哉,善哉,先生有心了。”田冀向鶡冠子拱手一禮,然後看向荀況道:“荀卿,不知卿為何從趙國來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