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來齊國。”荀況想起自己來齊國的理由。
他來齊國是因為他聽說齊王重用賢士,所以就來了。
那麼他來齊國是希望獲得齊王的重用嗎?
是!是為了獲得齊王的重用。
獲得重用是為了高官厚祿嗎?
荀況捫心自問,微微搖了搖頭。
就憑他在趙國的聲望,獲得高官厚祿,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可是,趙國的情況,即便他獲得高官厚祿,也無法推行他心中的理念。
所以,他在趙國一直都在教授弟子,沒有在趙國出仕。
至於他心中的理念···
想著,荀況長嘆道:“‘天下惡乎定,定於一’。這是當年魏襄王與孟子的對話,我儒家奔走各國,大傳仁義之道,難道為了自己嗎?這都是為了結束亂世,使天下重歸治世。”
“善,大善。”田冀大讚一聲,然後向鄒奭問道:“不知先生為何出仕齊國?”
鄒奭一怔,眼睛微微有些變化,但面色卻沒有改變。
為什麼出仕,當然是齊王的俸祿優厚了。
只是···
鄒奭快速從鶡冠子與荀子身上掃過,然後大聲應道:“大王,臣心中的心願,一直都是希望能輔佐明君,結束亂世。”
田冀點了點頭,開口道:“三位先生都是為了實現心中心願,所以才不遠千里的遠離家鄉,在各國奔走。
如此,三位先生覺得累嗎?”
鶡冠子三人聞言,異口同聲的應道:“不累。”
“三位先生覺得苦嗎?”
“甘之如飴。”
“善!”田冀笑著點了點頭,然後正色道:“這就是寡人所說的義兵。義兵出戰的理由,除了為君王而戰,為國家而戰,更是為自己而戰,為自己心中的理念而戰,為自己心中的信念而戰。
群臣百姓歸附,然後將百姓組織起來,在農閒時訓練,連續訓練三年,這樣百姓就能達到一般士卒的標準。
但對義兵而言,這還不夠,還需要在農閒之時教導以忠義,這樣,又過兩年,百姓便能達到勇猛的程度。
但這樣還不夠,還需要在農閒之時教導以大義,使其明事理,知榮辱,曉大義,明白自己為何而戰,明白自己走上戰場的原因,堅定自己的信念,始終保持高昂計程車氣,即便面對強大的敵人也不會有任何膽怯,即便面對戰敗與死亡也不會氣餒。
甚至,即便沒有將領的驅使,也能做到死戰不退,甚至能做到戰之最後一兵一卒也不退縮。
這樣,才算真正的義兵。”
陳豪聽到齊王的言論,腦海中漸漸浮現出一副畫面。
一群齊國將士,全都身披堅甲,手持長戟,背弓攜劍,一萬齊軍面對十萬秦軍,也能正面作戰,死戰不退,直到最後一個齊人戰死。
想著,陳豪立即打了一個冷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