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李鳳琦在礦上上了幾年班,李母則種些菜賣補貼家用。
到了90年代,下崗潮爆發,東北的經濟越來越不好,到處都是失業的工人,不少學校老師都開不出工資來,經常欠薪,老師們生活維持不下去只能罷課。
李鳳琦所在的煤礦也經常拖欠薪資,見形勢不好,他那顆不安分地心就又活絡了起來。
聽說李母有一個親戚在灤州市衛生局工作,他就動了停薪留職回灤州開診所的念頭,為了這個目標李母還去佳市醫學院開辦的進修班學習了一段時間,拿到了鄉村醫師資格證。
95年李母帶著9歲的李哲回到了老家灤州,想要開辦一傢俬人診所,不料卻正好趕上了北河省這邊整治個體診所,沒有行醫執照的個體診所一律查抄,也暫時停辦了行醫執照。
行醫執照停辦,診所也開不了了,李母選擇暫時留在灤州等訊息,看什麼時候能開放辦理行醫執照,李哲也就跟著留在灤州上學。
可等了將近一年也沒有訊息,李母就準備帶著李哲回東北。
就在這時,李鳳琦卻辦理了停薪留職突然跑了回來。
工作都停職了,也就沒法再回去了。
李母和李鳳琦就找了一家鄉鎮醫院幹了一段時間,但卻沒掙到什麼錢。
在鄉鎮醫院不幹了後,李鳳琦就跑去了哈市,和朋友在一傢俬立醫院承包了一個科室幹了兩年,不過還是沒賺到什麼錢,於是他就又回到了山城繼續上班。
而李母就帶著李哲還有李志鵬,一直留在老家,等了四五年才終於辦下來一個鄉村行醫執照,在村裡開了一家小個體診所。
李鳳琦在回到山城不久,透過治病就結識了一個叫戚莉娜的女人,對方在礦上的財務科工作,丈夫是礦上的一個副礦長。
利用那副礦長的關係他從井下調到了地上,找了一個看水房的活。
雖然開的工資很少,但活計極為輕鬆,也沒什麼危險。
沒過兩年那副礦長病沒治好還是死了,李鳳琦這治病的卻和人家老婆勾搭在了一起。
在李哲考上大學的第二年,李鳳琦也就退休了,然後帶著戚莉娜回到了老家碣陽。
他一個幹工程的外甥,給他找了一個看液化氣站的活。
李鳳琦看液化氣站,戚莉娜負責給在煤氣站幹活的幾個工人做飯。
戚莉娜在認識那副礦長之前,就是在礦上的食堂上班。
兩人在煤氣站幹了一年多,戚莉娜的一個親戚聯絡到她,說海南那邊東北人很多,比較容易賺錢。
李鳳琦就跟著戚莉娜又跑到了海南的感恩市這邊。
……
一直睡到了10點多,李鳳琦才算醒了,打著哈欠從床上坐了起來。
在床上呆坐了一會兒,他起身穿上衣服,來到院子的水龍頭前洗了把臉,打算到外面的小飯館吃點東西,然後等下午兩三點涼快了,再去海邊出攤。
他會和戚莉娜來感恩市,就是聽說這邊出攤做痧拔罐很賺錢,一天至少可以賺個兩三百。
等來到這邊後,李鳳琦觀察了幾天,發現這邊出攤做刮痧拔罐確實很賺錢,生意好的一天甚至能賺五六百。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