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福一聽,一雙綠豆小眼兒滴流一瞪,一改此前畢恭畢敬的造作,遂歪著腦袋看向蓮岐,介面道。
“好!聖王金口,本相作證。”
蓮岐一聽這茬,心道,奧,你這是要跟我翻眼啦。我且以守為攻,成敗由他。
“蓮岐謝仙王美意。可是,我家寶兒已有胡雪兒姑娘,仙王不是不知道。兒女之事,你讓蓮岐如何答允?話又說回來,萬一劣徒不辱使命取回那一枝並九蓮呢?”
玄元倒樂了。暗想,如此豈不正好全我美意。於是龍顏大悅。
“好。姻緣的事由他去。他若能成此大事,本王另賜他一件曠世奇寶,‘禹盤’何如?”
禹盤?袁福一聽龍王欲以禹盤賜予他,不禁眼紅嫉妒起來。
“王上,這‘禹盤’可是當年三皇之一大禹治水的寶器,乃是娃皇娘娘御賜之聖物。而今,乃我怒江千里家業鎮江之寶啊!豈可說賜便賜?王上三思,吾王聖明!”
“袁福,休說廢話。本王生意已決,今天就用這上古聖物作個彩頭,極盡人事,驗一回天命。蓮醫仙?你看如何。”
蓮岐乍聽禹盤二字,心中既興奮又吃驚。這賞賜可是太貴重嘍!吾徒三寶郎,若有福緣,得這千古聖物,將來縱橫三界,來去如風,豈不瀟灑快哉?今天我蓮岐何不與他賭一把?輸也,贏也還能怎樣!當下應道。
“好!就依仙王聖意。”
各位朋友,“禹盤”究竟是何來歷?我若不說出“禹盤”之來歷明細,又怎知他為上古聖物?
上古時代,距今已不知幾千年。華夏大地洪災氾濫,部落危難,黎明倒懸。堯舜二帝命繇治水,他不懂水龍秉性,以堵為則,枉負九年之功,水患不能除,一腔丹心,惜乎被處死羽山。
舜帝起用繇之子大禹,俞素有才幹,更勝於乃父。且磊落胸襟,不因父之死而怨恨二帝。遂一手持尺規,一手攜耜,奔波于山川洪流。
因天命所繫,時玄女娘娘見洪災不退,一來慈心救世,二來使命系焉。於是,趁大禹夢中賜贈一‘寶壺’。大禹夢中醒來,記起玄女娘娘所託之事,潛心研究禹盤的奧妙。始悟大道,方知堵不如疏。一十三年之後,水患徹除。為表其功,中原大地又稱禹域。
世人切莫認為這“寶壺”,不過一容器,盛水納谷之用,那你閣下是看小嘍!此寶能容天地之大,其形狀,非缽非甕,或方圓有底一端開口之類。卻是一條金龍盤旋,就盤旋窩裡生出一個算盤,共有九檔,盤尾只露一塊龍尾,整個寶壺,古而不拙,精光閃爍。巧而不媚,雅典尊貴。
首尾兩檔空之,中分七檔,共有五十六個珠。按天一地七,天二地六,依次排列,最後一檔則是天七地一。五十六珠,去一不用,正和天地陰陽之數五十有五。其卦正和八八六十四,內涵陰陽消長,術數推算。說他容天地之器,當之無愧。
大禹正是悟透陰陽消長,方知堵不如疏,後來果然功乃大成。
朋友,這一截,一般人看來,可能奧澀難懂,但我不得不囉嗦下去。禹盤的奧秘,今天必須公之於眾。
寶壺之盤,首檔為空者,象徵無極,無中生有:天數自一至七,象徵天道迴圈,至七而絕處逢生。
至九檔,仍為空。象徵萬物復歸幽冥,有中生無;陰陽消長之意自在其中。天地者,陰陽,就是指乾坤兩卦。
蓮岐的《七星譜》有云:老陰老陽生六子,乾坤兩地空不空?虛之數是六,實之數是八。此盤代入天干地支,可推命術,代入五官九州八卦,可推面相;消長者,天地尚且如此,何況六親,何況才官,況乎草木動植之數,乃至紅塵情愛,悲歡離合,無不如此。
至於詳細推演之法,於此不贅。後來有緣讀此書之人,且有意於天地之心者,或可悟此寥寥數語,思過半矣。《作者七星映寒江》謹記。
閒言少敘,再說蓮岐聽到玄元這一番賭資,不由心動。至於三寶郎成功與否,那都是天命所繫,也就管不了那麼多了,心下一狠,便將此事答應下來啦。
玄元也是大喜,畢竟君子一言,加上仙王九鼎,料想此事已無大礙,就放下心來,靜靜地等候三寶郎不提。
萬年紅狐胡雪兒,從九霄極天,紫玉玄墟,請下玄女娘娘法旨。旋即凌雲駕還離恨湖。
雪兒息了九丈紅雲,輕移蓮步,飄搖起楊柳身姿,就進了閨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