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只為成就那些夢想> 第二百一十九章 學會思考,學會判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一十九章 學會思考,學會判斷 (2 / 3)

比如,現在場中的這幾個人,他就帶著運動員研究了不止一次,每一步動作和細節。去年全年的比賽,只要他能找到的影像資料,他都沒放過。分析的結果,他並不算太滿意。

至少在他看來,這位“冠軍教頭”,兩位冠軍運動員,就技術而言,也只是中規中矩。要說讓人稱道的可能就是能把華人的體魄練到如此程度了!

他也談不上失望,每位教練都有自己的專長和短板,在他看來,這位冠軍教頭畢竟年輕,或許技術上就是他的短板吧。

只是,直到幾天前,他看過今年第一場室內賽的比賽錄影後,驚愕的發現,技術變了!

不但是他觀察最多的趙林和楊祖耀,就連其他幾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變化,整個國家隊的短跑專案運動員的情況可謂是風格大變。這讓他一瞬間的就想到了很多,他猛然間發現,似乎自己走入了一些誤區,或者是以一個學者的心態先入為主了。

他想起了去年一年裡幾名運動員的變化,也想到了不久前他在體育週刊上看到的那篇第一署名為林幕的學術論文。

原來,這位林教練的執教理念是這樣的。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技術,強一些的人有強一些的針對,再強一些再搭配更科學一些的手段。

是的,科學,從他的分析判斷裡,他認為至少趙林和楊祖耀目前的技術動作是科學的,很符合運動生物力學的理論。這和他一直研究的屈伸肌作用運動專項的理論有很多可通之處。

這讓他瞬間來了精神,正好,針對於他目前所帶的兩名運動員,他也有些想法。這才積極的過來國家隊的訓練基地。要知道,平常時候,像他們華清體育部,除非大賽集訓階段,就連冬訓都很少會和國家隊的走在一起的。

帶著厚厚眼鏡,看起來同樣的斯斯文文的胡珂,聽著教練的話,腦子飛快的轉著。他可不知道自家教練心裡諸多的百轉千結,對於教練這又像是教學,又像是考校一般的詢問方式,他早就習慣了。

而且他知道,教練需要的嚴謹。因此,他每次在回答前,都會用心的去分析理解後才會回答。長久下來,他發現,這樣的方式似乎對於他理論和水平的提高都很有幫助。他漸漸的也對這種方式熱衷起來。

眼神不由的又看向訓練場中的跑道上,此時原本只有一個人跑整圈的此時變成了三人。不同的人,相同的是,都是在用極速。

他知道,這是超距離跑,他也跑,100米的運動員,經常要求跑150米。跑200米的運動員,則需要跑250乃至300米,提高速耐,提高衝刺能力等等。

但可不是一定就是距離長才是好的,全速全力,超越極限,是沒錯,也要尋求合理的吧?還有之前他們的一些訓練專案,他發現,似乎所有的專案在他看來都完全是在蠻幹。包括前幾天教練讓他看的那兩位的新技術和跑步節奏,他只是試了兩次就不敢再嘗試下去,他敢保證,要想達到長期有效率的發揮,他絕對會受傷。

難道他們都完全不顧身體的?他身高1米82,體重近80公斤,教練也從沒把他們往單薄的方向練的,而且也並不笨拙。因此,他自認從體型和體格上都不比他們差多少。他做不到的,難道他們可以?至少他心裡不太認可。

“教練,您說的先進,我覺得有,而且很符合力學作用原理。按照正常情況,他們那樣的動作很能起到最大作用身體的目的,包括技術動作也是奔著最佳發力和速度優先原理的。但科學、合理……”

“呵呵~”沒有直接回答胡珂的問題,呂青反而看向了張蒙,問道:“小張,你剛進入職業梯隊,很多東西可能都還不太懂。先聽聽,沒事也琢磨琢磨。算是一個啟發,這對以後的成長有好處!”

“運動員要學會思考,達到了一定水平之後,光靠教練可能已經給不出太多的建議,這個時候大家都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一些細節的最佳化。

不管有沒有道理,在我看來,不論教練如何,首先好的運動員必然是走過三個階段的。

比如你,現在還處於比較初級的階段,就是隻能按照教練給出的訓練計劃和建議來進行訓練。這時候的教練很重要,一位優秀的教練更能發揮出你的潛能,把基礎打牢實。

胡珂比你要更進一步,這不只是成績上的。他已經會透過觀察和自身的感受去分析判斷,但同樣也有問題,缺少了可以根據自身去比對效果最終完成自我調整的底蘊。

而第三個階段呢,目前在我看來,咱們國家的運動員能達到的很少。場中的那位林指導是一個,或許那位楊祖耀運動員算半個……”

張蒙聽的又些發愣,他還是第一次聽人說的。他家算是個運動員之家,他父親早十幾年就是國內優秀的撐杆跳運動員,母親同樣也是運動員。因此從小,他就接觸到很多關於運動員和體育方面的知識,但可從來沒聽過這樣的理論。

不但是他,胡珂同樣也發愣,他一直來隱隱的感覺教練是有意向的去引導他,但從沒具體的聽教練說過這些。現在一聽,似乎他明白了很多,同時也詫異的很,因為在教練的說法中,似乎那位打破亞洲記錄,黃種10秒內第一人都只能算運動員,至少也沒達到教練所說的第三層次。

而第三層次,教練雖然沒具體說,但他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那必然是有天賦還懂得思考的運動員,會觀察會分析,還能結合於自身,甚至於引申於他人的運動員。

這樣的運動員,他的職業生涯如果不遭遇重大傷病,必然是光輝燦爛。就算他的職業生涯受限於各種原因未能走入輝煌,但他在運動員期間所學會的東西也不會徹底白費。

如果有機會繼續從事體育行業,或者是再做一名教練,那可能很短時間內就能風生水起,甚至進入頂尖行列。就像那位林指導!

又一次不經意間的掃了掃場中的人,他現在有些不明白教練的目的了,難道帶他們過來就是看這幾個人,再告訴他們什麼是頂級運動員?!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