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省體育局訓練中心,
省田徑隊訓練基地田徑場。
今天的人並不多,因為周主任的強行安排,很多不用必須使用標準跑道的訓練人員都被趕去了室內訓練場。
此時的田徑場內,噗噗噗的快速腳步聲響徹跑道,四百米的標準跑道上,十幾個人腳步一刻不停的穿梭著。
場邊休息的一些運動員和工作人員,此時看著場中的那十幾個人的組合,嘴裡也是不禁一陣嘀咕。
只是5名運動員,連老帶小的四位教練,6個陪練,三位理療師,再加上他們所知道特別安排的運動灶,陣容和待遇空前強大啊。還有時不時就來瞄一眼的周主任和王指導,這重視是真高!
幾位二流的年輕運動員,加上一個看起來天賦很好,但是就是練不出多好效果的年輕運動員。就只因為那個小青年拉起隊伍了,就享受如此,不由的他們不羨慕。
大多的人也就是看看,心裡小小的嘀咕下。但也難免有少數人,心裡抱著幸災樂禍的心態看戲,現在挺好,要是出不了什麼成績,到時候看你這麼交待。
對於別人的關注和各不相同的情緒心理,跑道上正在訓練的人並沒有過多去在意。手拿著秒錶,林幕站在終點線前眼睛一刻不停的觀察著正在疾馳的年輕運動員們。
“41秒62!”
當第四棒的朱昆衝過終點線時,林幕瞬間掐下了秒錶,看著秒錶上顯示的這一次合練的計時成績,微微的搖了搖頭。
“這趟的總體速度慢了!讓運動員們先休息幾分鐘,武師傅、周師傅、鄧師傅,麻煩你們去給他們放鬆下,朱昆的腰腹側多注意下……陳教練、黃教練、龍教練,我們去說下剛剛的問題……”
交待了一番後,工作人員和理療師立刻動了起來,林幕徑直向著場邊走去。幾天下來,理療師、工作人員和教練們都已經習慣了林幕的工作節奏,對於林幕的吩咐現在執行起來都是很用心。
一次次的事實證明,這位林教練的觀察是真的準,不愧是在國家隊有著那樣的綽號。更何況他們老大的狠話言猶在耳,由不得他們掉以輕心。
向場邊走的林幕,沒再關注他們的工作,配合了幾天,已經按部就班,現在除了他從百科中看的特別需要強調的,普通情況他不需要再過多解釋。
他更多的是考慮運動員競技配合上的事。這一趟交接過程中的問題看似比之前少了,個人能力上似乎也強了些,但成績反而差了。他要準備下,接下來要仔細再分析一次。
今天已經是正式開始訓練的第四天,離預選賽開始的時間也只剩兩天,除掉要趕去潭州的路程時間,真正可以讓他們訓練的時間也只有一天。雖然城運會田徑比賽正式開賽還要到23號,但首先要過預選賽這一關才有後來啊。
現在問題依然很多,個人訓練突擊弱項提升不少,而也正是因為個人提高導致了配合方面的問題會不停出現。因為首先要準備著跑完預選賽,靠運動員現在的磨合默契程度和他們的自身經驗,讓他們自己去掌握合適距離,很難。
林幕只能是一次一次機械性的給他們安排固定的步點、和交接距離,好在透過這樣的過程,不停的交接訓練,使得現在交接棒的遞手和接棒熟悉度提高還是理想的。
讓林幕欣慰的是,運動員們都很努力刻苦,積極性也同樣很高。每天清晨晨練,上午個人素質訓練穿插些接力配合訓練,下午再糾正技術動作和交接棒訓練,臨到下午結束再合練配合,晚間還要健身房加練。
這一天下來,從百科裡顯示出來的一條條的負面狀態就能看的出來,累是肯定的。運動員們都沒放棄,叫苦是常有,但當下次訓練起來,依然又能投入進去。
有隊裡派來的理療師時時跟蹤、積極舒緩,偶爾林幕也會用上幾個成就點消除下稍重些的負面狀態,現在的身體狀況都還算良好。只要願意為夢想努力打拼,林幕也不會吝嗇於幾個成就點。
“休息三分鐘!”
衝著跑道上正呼哧呼哧喘著粗氣的幾名運動員喊了一嗓子,陳國斌習慣性的拿出了一個小本子,跟著林幕向場邊走去。
小本子上,他已經記下了很多東西。這幾天他都是這麼過來的,帶運動員們個人訓練,接著一組一組的接力組合訓練,再次合練跑幾次。分析問題,再安排下一次跑的交接情況。
幾天下來,他感覺到自己的收穫很大,不在於接觸到的訓練技術上的,而在於他透過一次一次的觀察,再有林幕經常給他的講解中,慢慢的摸到了一些如何去給運動員們針對提高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