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糕……嗯?這個好像可以。她記得供銷社裡的椰子製品只有糖椰角。不過眼下不是椰子成熟的季節,而且據她所知,本縣內也沒有專門種植椰子的。待定。
冰皮餡餅?
這個是據稱從冰皮月餅演化來的,區別就是不像月餅那樣使用月餅模具做造型。
做冰皮要用的材料她手上都有,糯米粉、粘米粉……澄面沒有的話可以用木薯澱粉代替。沒有液態牛奶,可以用奶粉加水來代替。內餡根據個人喜好而定……
如果不是成品需要冷藏這一點有限制,那簡直是太可以了!
不要緊,她可以先做一些自己試吃。
糯米餈?這個也可以啊!外皮要用的材料跟冰皮差不多,甚至還簡單些,就是比例方面稍有變化。內餡完全可以自由發揮嘛!可以可以,這個非常可以!
那就這個糯米餈了!
林蓁仔細通讀了一遍糯米餈和冰皮餡餅的做法,把所有的要點都記在腦子裡,就把虛擬屏關了,打算馬上拿出盆碗杯稱等用具開工。
但她才從那種聚精會神的狀態中一抽離,就聞到了飯菜的香味,馬上改變主意——沒有什麼比吃飯更重要,先吃飽了再說。
吃完之後林蓁連碗都先不涮了,把所有用過的鍋碗瓢盆統統放進大整理箱裡往空間一塞,把操作長桌的東西都清空了,然後往外拿做兩樣點心需要的配料和用具。
為了省事,她一次過把兩種點心的材料都準備了出來。
外表的原材料差不多,都需要糯米粉、澱粉、白糖、油、以及奶粉和水,冰皮多了一個粘米粉。
餡料方面她打算做一樣的,這樣也能更好地區別出兩種點心的特點嘛。
至於做什麼餡,配甜口的點心,她手上能用來作餡的也就那幾樣:紅薯、香蕉、金桔、冬瓜、山藥。
金桔最先出局。因為沒有經過醃漬處理的金桔鮮果帶著微酸和微澀的味道,直接生吃沒問題,但是用作餡料,因為沒有找到相關的資料可參考,也沒有時間給她慢慢去試,她怕做出來味道會一言難盡。
鮮冬瓜不能單獨用來做餡料,不過因為冬瓜纖維口感不錯,可以取纖維加入一部分果肉和果汁調成餡料,像做香蕉餡的話就可以用上。
但是最簡單的還是做薯泥餡,只需要蒸熟搗成泥,加入由少量熱水和白糖、奶粉化成的甜奶液攪拌均勻就成。
那就這個了。第一次操作,越簡單越好。
首先紅薯去皮下鍋蒸。
拿出兩個碗,一份裡面放糯米粉、澱粉、白糖、油、奶粉和水,另一份放的是糯米粉、粘米粉、澱粉、白糖、奶粉、水和油,各自攪拌均勻至糊狀。
碗麵蒙上保鮮膜,然後在保鮮膜上扎出小孔。
這時紅薯也蒸好了,取出,換兩碗粉糊下鍋蒸。
蒸十來分鐘,開啟攪拌一下,繼續蒸。
等把紅薯處理成薯泥餡,粉糊也蒸好了。
把碗取出,再一次攪拌蒸好的粉糊至順滑,然後倒進隔熱食品袋裡,趁熱揉成長條狀。
粉團條攤涼後分切成大小均勻的劑子,手上沾些炒熟的糯米粉,取劑子先是搓圓、然後按扁,像做籺一樣捏成帶點臼形的圓片,放餡料,捏合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