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此次北美暴雪之行,只能說大體滿意,小遺憾還是有點。
由於陳天橋的不配合,為了給嘉盛遊戲團隊爭取快速學習提升的通道,陸道升不得不代表嘉盛親自下場接住《魔獸世界》,這意味著陸道升要著手開始組建網遊運營的力量。
從人才儲備上來說,早期和盛大合作接手《傳奇》時已經進行了人才的培養和儲備,並不是從零開始著急忙慌,也不需要陸道升操太多心。
而且考慮到今後的打遊戲戰略,這些事情肯定也是要做的,能用注重玩家體驗的《魔獸世界》起步,其實是個很好的起點。
只不過沒有一切盡在掌握,多多少少有點失落。
而且看自己在和暴雪談判的過程中,盛大接連推出了多款代理的韓國網路遊戲,就知道這其實是在表態不再考慮接手《魔獸世界》。
另外考慮到《魔獸世界》的輝煌也有落幕的一天,嘉盛參與了起高樓,能不能及時全身而退,減少樓塌了的影響,也是個問題。
但不管怎樣,核心的利益訴求到手,其他的都好說。
陸道升在談判過程中試探過暴雪關於賬戶體系的態度,毫無疑問,暴雪方面希望能在國內推廣暴雪的戰網體系,並且希望能吃獨食。
但是陸道升清楚中國法律對於外資企業運營增值電信服務的限制。
根據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時的承諾和《電信管理條例》的規定,增值電信業務必須由內資企業或合資企業才有資質運營,合資企業的外資控股不能超過50%。
不說《魔獸世界》本身就是網遊,屬於電信增值服務,即便是暴雪的星際、魔獸、暗黑等單機遊戲,一旦接入戰網,法律上就會被認定是網路遊戲,屬於電信增值服務。
在外資不能控股炒股50%的法律規定下,意味著暴雪用戰網體系吃獨食的想法是行不通的。
但即便如此,陸道升建議由嘉盛QQ的賬號體系來支援中國區《魔獸世界》的運轉也沒有得到暴雪的採納。
並且在使用者的資料方面,暴雪的要求依然嚴苛,對遊戲內容嘉盛不會有多少控制權。
另一個讓陸道升有些失望的地方在於,沒能爭取到《星際爭霸》和《魔獸爭霸》等暴雪經典單機遊戲的代理權。
這裡面橫著一家奧美電子,已經從暴雪這裡獲得了《魔獸爭霸》、《星際爭霸》、《暗黑破壞神》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佔性的著作權益。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想在不造成對暴雪侵權的前提下進行某些單機遊戲相關的運作,就繞不開奧美電子。
只是陸道升心裡對奧美電子實在是嫌棄得很,寧可不玩也不願意帶著奧美電子玩。
中國遊戲產業保守盜版之苦,打擊盜版本應是遊戲公司共同的努力方向。
但奧美電子作為中國地區代理著全球最受歡迎遊戲的正規代理商,前世居然反過來對國內的正版使用者和正版購買風氣施以了沉痛打擊,讓陸道升內心非常膈應。
奧美電子輝煌過,曾經是代理了眾多世界經典單機遊戲,包括《星際爭霸》、《暗黑破壞神》、《半條命反恐精英》、《魔獸爭霸3》、《帝國時代》等。
但隨後連續兩次在網遊代理上的折戟沉沙,讓奧美經營迅速陷入困境。(韓國網遊《孔雀王》,成為了中國網遊史上第一款宣告運營失敗的網遊,韓國網遊《開天》,同樣迅速隕落)
到了2005年10月,奧美電子在上海、北京、武漢三地的公司依次關門,宣告了奧美電子的倒閉。
但就在倒閉被收購的前夕,奧美內部員工在神州通訊接手前,利用手中職權偷取了大量的各類遊戲CDKEY,然後透過低價售賣大筆撈金,將收益轉移給上海易勢力公司。
而上海易勢力公司的人員幾乎是前奧美的原班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