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獸世界》的開發工作上幾乎和《魔獸爭霸3》同期開始(官方公開宣佈製作的時間為2001年9月2日)。
據說在早期專案孵化過程中,並非是魔獸題材的設計,而後為了和《魔獸爭霸3》複用素材,才成為了《魔獸世界》後來的樣子。
而在《魔獸爭霸3》開發過程中,整個暴雪的研發主力幾乎都投入在其中,《魔獸世界》在此期間得到的資源和人力投入相對來說有限。
眼下2002年年中,《魔獸爭霸3·混亂之治》剛剛發售,資料片《冰封王座》仍在製作之中,《魔獸世界》的開發工作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且存在人力和資源上的存在明顯缺口。
這也是陸道升為什麼急吼吼地跑來找暴雪談合作的原因。
這是給暴雪送錢送人力的機會。
這更是向世界頂級遊戲公司爭取學習合作的機會。
如果僅僅只想輕鬆點賺錢,陸道升大可以多等等。
前世直到2004年4月,第九城市集團才與維旺迪旗下暴雪娛樂簽署中國戰略合作協議,第九城市取得《魔獸世界》在中國大陸地區獨家代理運營權。
(注:《魔獸世界》於2004年年中在北美公開測試,同年11月23日,魔獸跨媒體制作系列10週年之際,魔獸世界在北美與大洋洲正式發行)
但是陸道升之前網羅了那麼多國內的遊戲苗子,並沒有打算只讓他們延續前世路線,在國內慢慢成長。
有機會,就要把人送出來跟世界頂級的遊戲公司學一學。
當然,這個頂級的判斷標準在陸道升這裡只有一個,那就是遊戲好不好玩。
只有儘快與世界接軌,學習最先進的技術和理念,嘉盛的遊戲自研能力才夠製作出精品佳作參與全球競爭。
窩裡橫沒有什麼意思,陸道升從一開始就沒把眼光侷限在國內市場,而是打定了注意要讓嘉盛做的遊戲實現全球吸金。
全球市場才能讓嘉盛有足夠的成長空間,否則用不了二十年就很可能因為國內業務增長乏力,市場紅利消耗殆盡,而走上與民爭利的道路。
重生之前,如果陸道升沒記錯的話,國內網際網路大廠普遍情況是:
一到海外市場就慫得就唯唯諾諾,搞即時通訊的搞電商的搞支付的等國內牛氣得不得了的業務出去了基本沒做出很大影響。
一回國內市場就各種重拳出擊,對本國人民毫不留情,既要搶賣菜的小商小販的一點養家餬口的營生,也不放鬆逼騎手闖紅燈來多跑幾單利潤。
當然不這麼幹還能咋辦呢,持有絕大多數比例股票的外資股東們還等著網際網路大廠的管理層分紅和最佳化財報呢,既然出去搶不著錢,那就只能對本國老百姓下狠手了。
這也是陸道升當下牴觸向外資融資的原因之一。
由於中國底子薄社會發展程度較低,各個行業缺乏壁壘,給了網際網路企業一個非常自由的擴張環境,沒費多少力氣就覆蓋了國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巧的是這些幾乎成為基礎設施的網際網路企業無一例外是由外資持有大部分股份。
不談管理權,也不去想核心資料是否會被洩露,單說這些網際網路企業的成長收益大部分都落在了外資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