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翱鷹基地?!他就把發動機造出來了?!”
接到通知的董俊和池金亮頓時都懵了……
——
3月26日,翱鷹試飛基地。
雖然正直晌午,但今天的天氣有些不是很好,雖然沙塵還沒大到飛機不能起飛的程度,但空氣中瀰漫的黃沙還是讓天空顯得有些暗黃,還有些寒冷的風也颳得人臉蛋生疼。
即便如此,時不時還有人忍不住跑出停機庫,抬起頭望著遠處的天空,顯然對即將出現的東西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
“不是說五分鐘後就到麼,怎麼還沒來?”
“這才過了兩分鐘好麼。”
“才兩分鐘?我怎麼感覺十分鐘都沒這麼久……”
看到表情既緊張又期待的董俊和池金亮一邊竊竊私語,一邊時不時往外看,蔡耀斌也不禁感到有些好笑。
他完全可以理解他們的心情,一方面,如果康馳真這麼快搞出來了,這場比賽他們就輸了,等會就得當著大家的面,喊出那句羞恥的話……
但比起這點羞恥,作為一名航空工作者,他們又比任何人都更期待國產大推力發動機的出現。
反正就挺矛盾的。
其實蔡耀斌此時複雜的心情也差不到哪去,不過他畢竟是領導,再怎麼著急,該有的風度還是要有的吧?
何況他邊上站著的,還是特地來參觀此次試車的沈首長和呂首長。
在軍方大佬和科技部大佬的面前冒冒失失的,那影響多不好啊。
就在眾人焦急的等待中,天空中終於隱隱傳來了引擎的轟鳴聲,聽到聲音後,就連沈首長和呂首長的表情也忍不住微微一變。
“來了!”
曾經擔任銀鶴試飛員的李向南,也頓時有些激動地指了指天空。
兩位首長往外面走了幾步,順著李向南的手,果然看到了一個小黑點,隨著引擎聲越來越響,暗黃色的天幕下,一架運20越來越大,並緩緩地降落到了跑道,直至在地勤人員的引導下,緩緩滑入停機庫。
這是康馳第二次來到翱鷹試飛基地,上次來是為了試飛銀鶴,而他對試飛也並不算了解,所以只是一個人來的。
但這次是發動機試車,因此康馳直接帶上了大唐重工的技術團隊。
這個團隊的核心人物有108人,人均博士後,是康馳這幾年用鈔能力才好不容易攢下的家底,雖然不是每個都有嚴輝的水平,但也不會差太多,只要把技術和任務拆分下去,基本都能非常高效地幫康馳完成。
如果不是有他們,哪怕康馳有圖紙有技術,很多東西也不可能這麼迅速地造出來。
不過這次跟著來翱翔基地的只有36人,都是機械裝置工程等領域的精英人才,也是參與了渦扇30生產製造的,甚至詳細的測試方案,康馳也直接交給了他們制定。
從東陽出發的時候,當飛行員聽到足足有36名科研大佬坐自己的飛機後,心裡也著實捏了一把汗,甚至忍不住提出要不要再叫幾架飛機,分批運送……
不怕萬一就怕一萬,
這要是被一鍋端了,是要被釘上恥辱柱上千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