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高能物理學的研究成果,通常很難在短期內帶來實際效益,
彼時的M國雖然剛取得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但社會經濟也為此疲憊不堪,
此時的他們,需要更加符合眼前實際利益的東西。
於是SSC專案,最終成了M國曆史上最大的科學爛尾工程,短短几年時間,浪費了數百億美元和大量的人力物力……
在它被迫停工的那天,無數科學家就預言,M國科學將很難再進步,甚至有人稱之為M國科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時過境遷,現在的情況,似乎又輪迴到了1982年,
不管大家承不承認,一場東西脫鉤和新冷戰,似乎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
因此無論是出於科研還是政治需要,加上目前的經濟基礎尚且還行,如果有一大批高能物理學家向國會遞交申請,SSC專案被重啟,說不定還真有可能……
康馳的這個採訪,其實只是個導火索。
實際上他說的話到底可不可信,已經有點無關緊要了,大家需要的無非就是一個藉口罷了。
一週後,柏宮正式接受了物理學會、物理聯合會及一大批高能物理學者的提議和申請,開始對重啟SSC專案召開了聽證會,研究論證方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僅僅過了不到十天,這個方案就正式透過了,SSC專案被重啟了!
不過柏宮也只批准了初期的十億美元經費,後續要不要追加,還是要看具體的情況……
——
“重啟SSC專案?!”
當聽到蔡耀斌告訴他,自己的那套瞎扯的發言,竟然真的讓老M重啟了一個吞金獸專案後,也不禁感到有些驚訝。
這時候反而輪到蔡耀斌有些擔心了。
其實對於要不要建設屬於自己的大型例子對撞機,華國也有著完全不同的兩種聲音,以楊院士為首的則認為現實收益不明顯,而以王院士為首的則認為成本與成果是對等的,雙方的爭論持續了多年。
“你認為這個專案,有沒有可能真的搞出反重力技術,或者別的什麼前沿黑科技?”
“嗯……我對前沿的科技理論不是很瞭解,但對我個人而言,我覺得現有的理論已經完全能夠支援我們發展到外太空了,確實沒必要在現階段把資源投入到這方面的建設。”
“何況LHC已經非常強大了,我感覺在地表建設對撞機是有一個限制瓶頸的,和對撞能量大小無關……如果真要建設粒子對撞機,以後有機會可以直接在太空中建,徹底改變對撞機的環境後,說不定會有更大的發現和驚喜。”
說完之後,康馳又補充了一句:“當然,以上只是我的個人看法。”
“嗯,明白了……我會如實呈報你的意見,對了,渦扇30的進度怎麼樣了?”
“3月26日,有空一起去翱鷹基地麼?”
“3月26日?!”
聽到康馳連具體的日期都說出來了,蔡耀斌頓時激動得頭皮都在發麻。
“當然有空,沒空也得抽出空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