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果斷,不愧是戰場上殺出來的歸元巔峰。
“走吧,還去找誰?”
……
有個黑衣青年與個娃娃臉青年,搭乘自家前往瘦篙洲的渡船,去了太和山。
人魂分身離去之前,劉清已經一分為三,可分身不能遠遊萬里之外,劉清只好畫出一道符籙,花費不小的代價,這才三道分身去往不同的地方。
黑衣劉清笑問道:“那位真武大帝的人間道場就在此處?”
姬秊點點頭,輕聲道:“有了天子之後,人世間便是神靈顯化道場,其實不少神靈都在人間有道場,且多是在名山大嶽。”
頓了頓,姬秊說道:“只不過那位蕩魔天尊,與旁的神靈有些不一樣。在三界互通之時,他有九成時間都在人世間降妖除魔,這個蕩魔天尊的名號,其實是人給的。死在他劍下的大妖大魔,數不勝數啊。”
劉清點點頭,這倒是實話。書上記載,這位真武大帝信眾鼎盛之時,有那九宮八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巖廟、三十九橋、十二亭,道場極為宏大。
好像如今所剩的道場,就只有個太和山了。
暫時起名叫南枝的渡船,緩緩落在太和渡口。春韻走過來,笑著說道:“山主,一來一回估計要近兩月時間,有無需要捎帶的東西?”
劉清搖搖頭,輕聲道:“春韻管事一路安好便是最好。”
說完之後,劉清與姬秊緩步下船,往太和山去。
太和一脈,供奉真武大帝,以行走人間除魔衛道為己任。這座道門山頭兒,也是天底下唯一一個不禁止有道侶的道門山頭兒。
姬秊忽然笑著說道:“沒來由想起一件事,好像當年的諸子百家初祖,如同如今的老夫子,道門的道祖,都只是對初祖的稱呼,而佛門那位佛祖,好像成了一個職位。確定下一任佛祖之後,得先至少做上三百年未來佛,然後才能做現世佛。退居幕後成了過去佛後,百年之內,就會離世。人家都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我就覺得,這是鐵打的靈山,流水的佛祖。”
劉清搖了搖頭,輕聲道:“玩笑歸玩笑,可佛門初祖,的確是最早的一撥兒道人,比之道門都要早幾千年呢。”
姬秊攤開手笑道:“可最能打的,還是道祖啊!”
這點兒劉清沒法兒反駁,因為事實如此。
黑衣年輕人,忽然有些傷感。
姬秊疑惑道:“主公這又是怎麼啦?”
劉清則是輕聲道:“好像一道往後,往往都會愈加枝繁葉茂,可分支太多,好像就有些違背初心了。”
姬秊一下子就聽懂劉清的擔心,於是笑著說道:“主公所求的人家世道,不就是個枝繁葉茂,不就是個不純粹麼?若是太過單一,那豈不是沒了煙火氣息,沒了人情味兒?”
兩人聊著聊著,已經到了太和山門。好像早有人曉得劉清要來,有個小道士就等在此處,見劉清與姬秊走來,對著劉清打了個稽首,輕聲道:“見過小祖,我家祖師已經等候多時了。”
劉清有些無奈,這累人的道門身份。頭一次心裡有些怪張木流。劉清心說師傅自個兒不願意接受那個身份,把我抵去還債怎麼地?
只得苦笑道:“對我來說,這就是個街坊輩兒,真不用這麼較真兒,叫我名字就行,實在不行,你就喊劉山主。”
誰知小道士就是那麼較真兒,笑著說道:“一是一二是二,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有點事情就得較真兒,不較真兒的話,真的也就成了假的了。”
劉清笑問道:“小道長道號?”